闲人闲语:聊聊“穷不走亲,富不还乡”这句俗语
(2025-03-25 09:35:23)
标签:
杂谈 |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想必经常会听到老一辈人用俗语来教育下一代,而这些俗语中有些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但也有一些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借鉴和学习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句常见的农村俗语叫做“穷不走亲,富不还乡”,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穷不走亲,富不还乡”这句俗语。
“穷不走亲,富不还乡”这句话表面意思非常浅显,就是说当一个人贫穷时不要去和亲戚朋友套近乎,会让人看不起;而当一个变得有钱后,回到家乡,难免不会遭到亲戚朋友的嫉妒或者眼红,还有一些人会主动找上门来向你借钱,这个时候不管你借还是不借,借多还是借少,都会有人不乐意,甚至给他人留下话柄。
可见,“穷不走亲,富不回乡”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奈,却不得不如此。有的人因穷人自卑心理,会感觉到亲戚的冷漠和白眼,亲情会疏远。有的富人会因自负变得势力和贪婪,狭隘地认为别人与我相处,不是亲情友情是“索取”。
笔者认为穷也好富也罢,都要知道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相处之道,能摆平心态面对最好。
一、聊聊“穷不走亲”,就自己默默奋斗
“穷不走亲”意思是说,人要是穷了,就是再亲的亲戚,也没有亲情味儿,就不要去打扰别人了。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五采匙乘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嘱射希纸师曰:人贫智骗您嘱短,马瘦毛长。”是啊!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自己的心气也不顺,会有投射心理,心理不舒服,会觉得别人都看不上自己。你搞得像是别人对不起自己一样,最好不要去打扰别人,把自己的丧气带给别人。
确实,现实生活中有点钱的人,也有瞧不起穷亲戚朋友的,不愿意搭理穷亲戚朋友的。大多时候会在语言和表情上体现出来,让你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算这时候去寻求亲戚帮助,别人也怕你还不了,很可能就会受到亲戚无情的拒绝,自己也落个自讨没趣。所以,穷不见亲戚,自己不如不去拜访亲戚。
走亲戚去白食,亲戚瞧不起,给你的脸色看,你的心像刀割一般。不去吧,亲戚之间,渐渐也就疏远了。真乃“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穷时别去走亲串门,因为会不受人待见,遭受白眼轻视。
“穷不走亲”这句话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走亲戚得带上礼物以示尊重,空手走亲戚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穷时比较自卑,更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会尽量花多一些钱,显得有面子。可是花了钱,比较势利的亲戚还是会看不上眼,还是会不待见你。亲戚会害怕会猜忌,你是不是有求于我,莫是要借钱或财物,要么是求他办事,所以说,不如不走亲戚。
人穷走亲上门就算不是借钱,势利的人会以为是借钱物的,认为你还不起,没好脸色,没好言语,多方搪塞,嘲讽。想从这种人那里摇尾乞怜,得到帮助,就算是找错了人,他们大多是铁石心肠,不但不帮,反而热嘲冷讽,落井下石,巴不得眼不见为净。
维系亲戚纽带虽靠血缘关系,但更靠经济实力的平衡。亲戚之间说到底也是进行资源互换。一旦经济实力不对等,资源平衡被打破,就会带来麻烦,遭遇到鄙夷的目光。世态炎凉时自己不想看人脸色,一般是不麻烦别人,也不去求人;因为去求人,自己首先心理上就矮三分。
人穷有志,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自己不够努力而致贫的人,人家看不起你,自己也要有骨气,奋发图强,今日被瞧不起的你,可能会成为明日惹不起的人。
人走在低谷,判断力会急剧下降,不要失去自信病急乱投医。你没必要把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去走亲了,人家也不会好好待见你,还是自己有什么能力就过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了就好。
做到一要知趣,二要有骨气。别人有的不是自己的,自己有才有底气,人情需要钱势交换,别多想,靠不住。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世上没有理所当然的事,不要觉得人人都该帮你,得靠自己。
有人逼你警醒、促你上进努力,值得感谢。人家帮了自己,要记在心里,适当的时候给予回报。需要能够理解“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的现象。
“富不还乡”意思是说,如果你有钱发财了,别再回家乡了。因为你有钱了回到老家,有的人认为你是回来显摆自己、来炫富,会遭人嫉妒和憎恨。别像项羽一样,认为“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回去就是为了显摆的,容易招惹是非,能不回去就不回去。
人一旦富裕起来了,很容易招惹别人的期待。为了避免一些人为了获得一些好处,巴结奉承,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不要回乡里,这也是很无奈的事。
亲戚觉得你在城里富了,有能力帮人,你回乡也就会纷至沓来寻求你的帮助。这个时候如果你出手帮助,亲戚们会对你感恩戴德,如果你拒绝帮助,一定会得罪人。
假如你毫不吝啬的帮助他们,有可能就会助长他们的贪欲之心,因为人性总是贪婪的,你能够帮助他这一次,下一次他有困难的时候,肯定还会来寻求你的帮助,你成了亲戚的靠山,事情永远帮不完。
你若是能够继续帮助他还好说,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困难帮不了拒绝他,可能就会遭到亲戚无情的打击,那么你之前所有对他的帮助,在他心中也就会化为乌有。
面对自己亲戚的没完没了,你也一定没有好脸色给他看,甚至还要嘲讽他们,恨不得和他们断绝关系,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拖累。你觉得富裕了,会有人得“红眼病”,有人“仇富”、嫉妒,就会招惹上麻烦,所以“富不还乡”。
“升米恩,斗米仇”,救急不救穷,人要有边界感。你发财致富了,老家的亲朋好友张嘴借钱,如不帮,肯定得罪人,如帮了,帮多帮少也很难让他人满意,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因此“富不回乡”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条件好了,一般人很难再回到他从前生活的地方。为什么?不想再和从前有任何瓜葛。有名的朱之文回了乡,惹来的麻烦就不少,借钱不还,靠他当网红,不满意就丢砖踹门。
富人的钱也得来不易,出钱为家乡修了路,这本是好事,结果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不仅不感恩,还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觉得他出钱太少了,应该拿出更多的钱来给大家才合理。
有人得到的好处超过自己所能回报的范围,压力太大,也会干脆贬损别人抬高自己,也存在有的人会采取反噬以解除心理压力的现象。所以,帮人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有的人确实很热心,但架不住被奚落、咒骂。有的人你不帮,他要说你赚了几个臭钱,不知道自己是谁,还真是有钱烧不清了。你帮了,人家不满意,又说你随便打发人。
总之,人嘴两张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又不能去计较,慢慢就不想回乡了,也练成了不露声色,逢人点头问候表示友好就好。
三、聊聊不论穷富,都要能与人为善
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菜根谭》中有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没有钱、富不富裕,不用穷酸样,也不要显摆,做人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相信善良的人一定会得到善报,你想要得到别人怎样的对待,就要努力做到怎样去待别人。
1、普通人无须自傲,更不必自卑
人的一生有低谷也有高峰,低谷时不必自怨自艾,应鼓励自己奋发图强。处在高峰时也要时常告诫自己为人要低调不能过分显摆,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人穷不要志短,没钱就穷吗?有志气就不穷。你又不靠人吃、靠人喝、靠人养活,别人山珍海味过一天,自己粗茶淡饭也过一天,不必看不起自己。
有十块二十块钱也不穷,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该干什么事就干什么事,事靠自己做,钱靠自己赚,有人需要帮助时,不要袖手旁观,有力出力。
人有钱是自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来的,不靠欺压别人得来,用不着非得给别人满足,也满足不了。但是出于人道精神,有人遇上有急事能帮则帮,有钱出钱。帮人也要有度,不要太过于让别人依赖,把自己搭进去。
2、在生活中应以平和心态待人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提高,不会永远都保持现状。因此要明白,是不是穷困潦倒、还是大富大贵之人,也都要用平和的心态看人看事。
看得惯世事。有人说看筵中酒杯杯敬的有钱人,那是有可敬之处,那是别人会敬人。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
别想成世上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是人性的扭曲。你认为你穷你就穷,你认为你富你就富?大富大贵的人极少,贫穷落魄的人更少,勤劳的人不会穷。
认为别人穷瞧不起人,其实別人不见得就穷;以为自己富,山外青山楼外楼,其实不见得富。不要五十步笑百步,就算别人一时贫穷,你又怎知人日后不会富。
宋·吕蒙正《张协状元·胜花气死》有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是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要认为自己会富一生,别人会穷一世。穷不长脚,富不生根,做人要有情有义,事不可做绝,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3、穷人少串门,免得被人瞧不起;富了少回乡,省得惹麻烦
有人说,穷了去走亲会被人看不起;但是,只要做人行得正,站得直,没人敢瞧不起你。富还乡要做一些对当地有益的好事,才会受人尊敬。那些为家乡,为国家捐钱,捐物、修路、建希望学校、医院、养老院的人,无不表现他们无私的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尊敬。
笔者认为既然明白了道理,自己不过是穷困潦倒之际,也不是大富大贵之人,在生活中以普通人心态过日子,以平和心态待人,无须自傲,更不必自卑。
写在最后
“穷不走亲,富不回乡”这句俗语在农村中具有一定的道理。贫穷时走亲戚容易受到歧视和嘲笑,富裕时回乡可能带来麻烦和负担。然而,个人态度和具体情况也会影响对这句俗语的理解和遵守。最重要的是,在面临贫穷或富有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