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历正月十八都有哪些传统风俗

(2025-02-17 06:36:17)
标签:

杂谈

今天是2025215日,农历乙巳年正月十八,各地都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也随着历史长河延续了下来,节日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变得更好,去发展更多。每个地方的节日活动都各不相同,所代表的意义也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们的气运。

农历正月十五也是寓意团圆的传统佳节,它是新年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所以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时候,年味也还是非常足的。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而不管是过年挂的红灯笼,还是农历正月十五挂起的花灯,到了农历正月十八就要取下收起来了,也叫“落灯”。农历正月十八落灯后,就是“年”真正过完的时候了。

一、农历正月十八落灯为什么要吃面条

人们经常说上灯的时候要吃汤圆,落灯的时候要吃面条,这是因为落灯这一天讲究的就是顺顺利利,而面条的形状都是又长又顺的。所以很早之前就有落灯的时候要顺利的吃一口“落灯面”的民俗。并且,无论是家里的老人、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吃“落灯”的面条,这样也保证我们在新年有个好意头,做什么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吃面条,隐含两个含义,一是祈盼长寿,二是希望经常回家。农历正月十五吃团,代表团圆;到了农历正月十八,团聚的人儿回归工作,也祈盼大家健康长寿,离家的人常回家团圆。因此这个传统的讲究也是不能忘的。

二、农历正月十八的民俗讲究

农历正月十八落灯这一天除了吃面条,其实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比如,吃鸡肉。在大年初十三到大年初十六这几天,传统上讲究要吃得清淡一些,很多地方都以面食为主。比如元宵、汤圆、年糕、面条等等,很多地方的习俗中,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也要少吃大鱼大肉。一直到农历正月十八“落灯日”这一天,就可以逐渐地改善一下吃荤腥了,但是传统是要记得吃鸡肉,寓意大吉大利,也意味着“落灯日”是吉利的寓意。

三、农历正月十八落灯是上午还是下午

农历正月十八落花灯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一般在白天落灯就可以,上午下午都行。元宵节有赏花灯的习俗,民间风俗一般农历正月十三上灯,挂到农历正月十八就要把花灯落下收起来,也叫“落灯”。“落灯”就表示元宵节结束了,也就表示“年”过完了,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四、农历正月十八落灯吃什么

老话说“上灯圆子落灯面”,上灯的早上要吃圆子(汤圆)敬菩萨,落灯的晚上则要吃面条敬菩萨。农历正月十三吃汤圆代表团圆,到了农历正月十八,团圆的人们就要返工了,这天吃面条这意味着希望未来的日子像这条面条一样顺利,也寄托了对于离家的人经常回家的希望。清代《真州竹枝词引》曾有记载:“十八日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亦家自为宴,以志庆。十九日拜藏影像,洗除欢乐,欢乐俗名挂乐,谚曰:家家撕挂乐,人人寻下落。士人则攻书,工人则返肆,而年事以毕。”

五、农历正月十八“落灯”是什么意思

农历正月十八“落灯”就是把挂起来的花灯落下收起的意思,过年期间一直到元宵节,人们都会挂上喜庆的彩灯,特别是元宵节还有盛大的灯会。而落灯后,年味才算真正尽了,人们陆续的出门返工,手艺人也要在落灯后出门揽活儿,勤劳的农民们又开始在田间忙活开了。

六、农历正月十八宜什么

1、福建惠安游大鼓

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区的差异性导致了在我国不同地区有很多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正月十八游灯牌,人客无请自己来。”这句俗语流传于惠安县辋川镇侯卿陈氏,说的是侯卿陈氏独特的闹元宵习俗。知道吗,这个习俗相传是明朝皇帝御赐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08年被列入惠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广东三元里村十八闹元宵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但是在在广州的三元里村,农历正月十五只是“小元宵”,而农历正月十八才是真正的“大元宵”。舞狮,唱大戏,热闹的欢庆活动一直延续至农历正月十九的凌晨,三元里村民才算欢庆完自己今年的元宵节。对于村里面正月十八才过“元宵”的这个习俗,三元里村的村民都表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们都有信心将这个习俗保留下来。

3、广东饶平娘娘出游

在我国广东一带,人们对于“娘娘”的信奉是非常多的。广东饶平康贝村的农历正月十八这天,村里三娘庙的“娘娘”出游,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口准备好丰盛的朝拜品,烧香跪拜放鞭炮,迎接“娘娘”的到来。出游过程中,龙腾飞舞,彩旗飘扬,锣鼓声震,鞭炮声响。村里一年中对热闹是农历正月十八,最忙活的也是这一天,“娘轿”离去,出游队伍过后,乡人就可以塌实地为吃了两餐素食的客人做荤菜了。

七、农历正月十八忌什么

1、忌争吵、骂脏话

农历正月要忌争吵、骂脏话。故时民俗文化认为农历正月里争吵会败兴一年,骂脏话会产生凶祸。

2、忌移居、忌拆换、清洗衣物。旧说元月拆换、清洗衣物,不吉。

3、忌理发。古时农历正月期间避讳理发。俗说理发死舅。此为乱传,应做“思旧”之解,是大家对以往一年的一种缅怀之情。

4、忌请医师。古时,农历正月期间忌请医院看病,觉得此兆一年到头必须得病。

5、忌宿娘家人。古时,农历正月期间新娘子忌在娘家人留宿。走娘家时,夜里务必回到婆家。俗话云:“元月不空房子”。直至二月二日(土地公华诞)后才可公开。

6、忌遇殡仪。有的地区风俗习惯正月期间忌遇殡仪事。遇之则认为不吉,主此年之内有灾难来临。但有的地区以遇殡事为好意头的,盖因“棺”与“官”楷音,“材”与“财”楷音,有“好彩头”可讨,主“晋升”“发家致富”。

7、丧家忌拜早年、家里有丧礼,三年服孝期内,新年的一切做事必须撤消。最避讳的便是到另一家去拜早年,他人也尽可能在农历正月期间不上丧家去,迫不得已要往来时,不进家内,只是立在门口讲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