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二十四──大寒
(2025-01-20 10:31:23)
标签:
杂谈 |
2025年(农历甲辰年)大寒有感2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2025年1月20日,农历甲辰年腊月廿一,03时59分52秒迎来了“大寒”。
大寒也是冬的结束,又是春的开端,当然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15天。而2025年的大寒,在公历的1月20日,按照老祖宗的说法,进入大寒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300°,这也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即将过去,立春节气也那上来了。
不过对于大寒节气,农村里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早大寒,春节暖烘烘;晚大寒,过年穿棉袄”,那么今年“大寒”是早是晚呢?今年春节冷不冷?我来说一下:
一、今年“大寒”不一般
由于今年是无春年,所以今年大寒还是有几个特点的,下面我来说一下:
1、今年大寒是“六十年不遇”的一个大寒。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按照传统的说法,今年是甲辰年,也是青龙年。甲辰年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的,其中甲为十天干之一,也是六十甲子的第一位,辰为十二生肖中的龙。所以说,甲辰年也是60年不遇的一年,而下一轮的甲辰年需要等到60年以后了,因此今年大寒节气也是60年不遇的一个“大寒”。
2、今年大寒在“月中”。“月中”,是指的农历月中的意思。由于公历年一年有365天,是根据地球公转太阳而形成的。而农历一年有354天,是根据月亮的潮汐变化而形成的,因此农历年和公历年有11天之间的差距。
而我们老祖宗为了平衡农历年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就采用了闰月的方式,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农历年里也就不一个时间了。比如说2024年的立春,在农历腊月二十五,2025年的立春节气,在农历正月初六。
当然大寒节气也是如此,因为闰月的关系,大寒节气会落在一个农历月的“月头”,“月中”甚至在“月尾”上。
那么如何区分“月头,月中,月尾”呢?其实按照传统的说法,农历月的前十天是月头,十到二十天属于月中,二十到三十天属于月尾。而今年大寒节气在农历的腊月廿一,虽然已经进入月尾了,但是却是在“月中”,所以今年“大寒在月中”。对此还是有一些俗语说法的:“大寒在月中,春节正隆冬”,意思是说,如果大寒节气在农历腊月月中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春节的时候,正值隆冬时节,天气是非常的寒冷的。
二、“早大寒,春节暖烘烘,晚大寒,过年穿棉袄”的意思
“早大寒,春节暖烘烘,晚大寒,过年穿棉袄”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今年大寒节气属于早大寒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春节的时候,天气非常的暖和。反之,如果今年大寒属于晚大寒,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过年的时候,天气特别得冷,而人们需要重新穿棉袄来过春节了。
由此来说,这也说明了“早大寒”和“晚大寒”的特点,那么今年大寒是早是晚呢?
1、按照大寒节气的“交节时间”来说。对于“早大寒”和“晚大寒”,我们老祖宗用大寒节气交节的时间来决定的,因为公历年一年有365天,闰年的时候一年有366天,所以大寒节气在农历时间上也是不一的。
而大寒节气在太阳进入黄经300º的时候才正式交节,因此也就有了时间上的早晚。而老祖宗认为,大寒节气在中午12点之前,这就属于“早大寒”,在中午12点以后,这就属于“晚大寒”。
今年大寒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公历1月20号,农历十二月廿一的早上3点59分52秒。由此来说,今年大寒节气在上午,所以今年“大寒”属于“早大寒”。
2、按照大寒节气的月份来说。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大寒节气如果在农历腊月的上旬,或者十一月的下旬,这就属于“早大寒”。如果大寒节气在农历腊月的中旬,或者下旬,这也说明了大寒节气来的比较晚,那么今年大寒属于“晚大寒”。而今年大寒节气的时间是,农历腊月廿一,因此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今年“大寒”属于“晚大寒”。
不过对于两种“大寒”的早晚方法,在传统的民俗里,也是争吵不一的,但是还是以交节的时间为准,因此今年大寒属于“早大寒”。
早晚“大寒”有啥说法?今年春节到底冷不冷呢?对此有俗语是这样说的:
第一,“大寒日头大,正月开门雪”。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大寒节气这一天是一个大太阳,天气比较晴朗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正月的时候,天气非常的冷,而且学下的也非常的大。类似的俗语还有:
“大寒雨淋头,春节好天空”,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大寒节气这一天,下了雨雪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春节的时候,天气非常的好,也是比较暖和的一个春节。
“雪下大寒头,春节日头丢”,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大寒节气的时候下了大雪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春节的时候,天气也变得暖和了。
所以通过上述的俗语来说,春节冷不冷,其实这和大寒节气这一天是晴天还是阴天都有一定关系的。
“大寒暖,立春冷;大寒冷,立春暖”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大寒节气的时候,天气如果比较暖和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立春的时候,天气会非常的冷。如果进入大寒节气后,天气非常的寒冷,那么这也预示着到了立春节气的时候,天气变得比较暖和了。
通过“大寒暖,立春冷;大寒冷,立春暖”这句俗语也说明了,大寒这一天冷暖和立春节气是有关的,这也称为“气象韵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实,按照传统的说法,一年分四季,其中四季的规律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而大寒节气正是最冷的时候。此时如果不寒冷的话,那么这并不符合四季现象,因此寒冷的日子也就退后了,会导致春寒,甚至有倒春寒的发生。
写在最后
我们通过上述来说,今年大寒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而俗语说的“早大寒,春节暖烘烘;晚大寒,过年穿棉袄”也不过是传统的说法而已,具体还要看当地的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