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人怕三长两短”这句俗语

(2025-01-16 10:23:02)
标签:

杂谈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悠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出了无数优秀的民族文化。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特有的民族特色,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发展都远远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着极强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种类众多,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官方的正统文学和民间文化。前者有着很强的严谨性,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研究;后者则更加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今天在这里,就重点说说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来自于民间,有着极强的群众基础,通俗易懂是它的主要特点,这也是它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对于民间文化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民间文学内容简陋,难登大雅之堂。不可否认有一些民间文化却是如此,但这些文化大多不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也不是大众都喜闻乐见的文化,所以流传度不广无法流传到现在。

我们今天说的俗语,大多都来源于古代,是绝对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文化。我们经常都会听到有人说“人怕三长两短”这句俗语,这句“三长两短”指的到底是什么?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人怕三长两短这句俗语。

“三长两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用来表示突发的意外,可以说是人们使用度很高的词语之一。其实,关于这个词语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

一种说法与棺材有关。在中国实行火葬制度前,那时谁家要是死了人,就必须要定做一口棺材,人装进棺材之后才能安葬。凡事只要是跟死亡沾边,人们都是十分忌讳的棺材也一样。“三长两短”,恰恰就和制作棺材时所需要用到的木板数量一样。工匠制作棺材时,需要用到六片木头拼接而成,包括棺材盖、棺材底、左右两片挡板(称为日月)和两片短挡板。棺材盖通常是人死后才盖上的,因此在人活着的时候,棺材是三长两短的状态,象征着未盖棺定论的生命。

另一种说法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匠欧冶子有关,他铸造了五把宝剑,其中三把长剑、两把短剑,这些“剑”非常锋利,带有极大的危险性,因此后人用三长两短来形容可能危及生命的险境。

生命是珍贵的,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世人都想要将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尽量的延长,都惧怕死亡。“人怕三长两短”,其实说的是人对死亡的恐惧,这也是人之常情。古人将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演变成了这样一句俗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