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俗语3
(2024-12-28 09:15:15)
标签:
杂谈 |
中国有句俗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俗语。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在强调环境对人影响之大。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错,但相比之下,我觉得环境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全部因素。
每个人身处的环境,并不由自我控制。有的人生在农村,有的人诞于皇宫,虽然他们的身份地位悬殊之至,但他们却能同样的平庸,也能同样的成就非凡,这是最典型的例子。每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努力,是否有坚韧的意志力。
有的人觉得,我是贫苦家庭的孩子,生下来就注定要面朝黄土一辈子,但同样生活贫困的出身低层,通过刻苦自励和勤学自修而成功的例子:
李嘉诚:15岁丧父,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读书,就离开潮州到香港投靠亲戚。22岁开始白手起家创业,30岁的时候建立起庞大的塑胶花事业,后来转战地产、码头、零售、IT等多个不同行业,商业上的成就惊人。
华罗庚:出身贫寒且少年多劫,却自强不息,最终成长为一位传奇式的数学家。
俞敏洪:出身贫寒,补习三年考入北大,去北大时穿着布衣挑着扁担,毕业后创立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刘裕:出身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当时想去拜师学点东西,但是他的父母连给老师买点像样礼物的钱都没有,刘裕便只好选择了参军。后来,刘裕凭借自身努力和出色的天赋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他更是直接称帝(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了。
朱元璋:朱元璋家里穷想必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事情,朱元璋小时候经常都是穿不上好衣服,后来父母去世以后,家里的钱都不够他活下去的,所以朱元璋当了一段时间的乞丐,后来还为了活命去当了和尚。不过好在朱元璋这个人肯努力,所以他在投靠郭子兴以后才能屡屡建功,后来更是靠着强悍的实力建立了明朝。
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最终成长为一位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范仲淹:在范仲淹两岁之时,他的父亲便病逝了,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他人。等到范仲淹懂事之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之时,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成功踏入了官场。
车胤: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最终成长为一位知名学者。
许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一个叫聚台岗的小村庄,父亲早年曾参革命,但很快因负伤回家务农。1958年出生后不久,父亲爬上快要塌倒的半壁房子,想修好横梁,不小心摔了下来受伤,从此走路不太方便。1岁的时候,母亲又因患了坏血病去世。可以说,许家印的童年相当不幸。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酿得一手好醋,小许家印经常和奶奶一起去卖醋。高中毕业后,正值高考取消,许家印只能回村务农,当过拖拉机手,掏过大粪等等。最终成长为一位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这些例子展示了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他们是着刻苦自励、勤学自修而成功的。所以这些人,不应当因为自身的环境而抱怨,他们应当意识到的是: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力,这是一份精美的礼物,它能让你比别人飞得更高更远。
还有的人,觉得自我周围的环境是不可改变的,于是便顺从了环境,而不想着去突破。对于这一点,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想到正鸣叫着的青蛙,以及让你觉得胆战心惊的蛇,它们所代表着的两大类事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它们都是从水里爬出来的。如果远古时期,海洋中的生物不选择改变自身的生活环境,而是选择由环境去影响自我,又怎样进化呢?。若它们没有禁得住初登上岸时的粗糙、干燥的折磨,如何能进化得更高级呢?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一味地秉承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言论,就会失去前进的斗志,没有冲开束缚的勇气;就会深信环境无法改变而失落沮丧,一颗星星可能会敛起光芒坠落黑夜。
写在最后
海伦凯勒: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发奋。是啊!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里,只要努力坚韧,就能突破客观环境的限制,取得更高的成就。
每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努力,是否有坚韧的意志力。有的人觉得,我是贫苦家庭的孩子,生下来就注定要面朝黄土一辈子,但同样出身底层、生活贫困的林肯,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他是靠着刻苦自励、勤学自修而成功的。还有的人,觉得自己周围的环境是不可改变的,于是便顺从了环境,而不想着去突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