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一月廿六都有哪些传统风俗
(2024-12-26 09:15:01)
标签:
杂谈 |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2024年12月26日,农历甲辰年十一月(冬月)底,马上我们将进入腊月,“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干肉”,进入腊月天气非常适合制作腊味,我国大部分地区杀年猪都在这个月份进行;二是指“腊祭”,腊月是新旧交接的时间段,因此腊月的祭祀活动非常多,腊月我们要祭拜祖先、祭拜神明。
今天是农历甲辰年十一月廿六,在我国民间人们在遇到嫁娶、搬家、安葬、开业等大事时都会择吉,根据我国民俗信仰,今年农历十一月廿六是我国民俗信仰中的“建日”,“建日”属于黄道吉日。
同时,今年农历十一月廿六还是“换甲日”。我国民间一直用干支历来记录时间,即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60个单位,每一个单位就表示一天,以60天为一周期不断循环记录着日序。
在干支纪日中,每10天为一旬,每一旬都以“甲日”开头,甲日总共有6个,分别对应甲子日、甲戌日、甲申日、甲午日、甲辰日、甲寅日。老话说“甲日无云,一旬少雨:甲日有雨,一旬多雨”,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甲日天气晴朗(无云),那么这预示着往后的10天雨水都会比较少;而如果甲日这天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往后的10天降雨会比较多。
老话还说“甲子管六旬”,甲子日为“六甲”之首,因此甲子日这天的天气会影响往后60天的天气走势。今年农历十一月廿六恰逢甲子日,如果这天是个晴天,那么这预示着往后的差不多60天都会多晴天,这也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暖和。
冬天过于暖和对于农民来说可不是好事,首先暖冬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剧,这非常容易引发土壤干旱,长时间的干旱天气不仅会影响越冬作物的生长,同时还容易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其次,冬天暖和很容易导致麦苗旺长,旺长的麦苗抗冻能力会大大降低,往后如果有寒潮入侵,那么麦苗就非常容易遭受冻害;此外,暖冬有利于害虫越冬,这样来年农作物很容易病虫害高发。
今年农历十一月廿六恰逢“甲子日”,这天若是晴天,那么预示着是“暖冬”,这是农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此外,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冬月廿六当天的天气也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我们来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冬月廿六雨淋淋,三九四九冰上走”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月廿六当天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到了三九天和“四九”天的时候会特别寒冷,冰面会被冻得非常结实,人甚至可以在冰面上行走。
我国民间从冬至日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三九天和“四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和第四个九天,这也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因此三九天和“四九”天很冷表明气候正常。
二、“冬月廿六雪纷纷,来年粮食堆满仓”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在冬月廿六下雪,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来年的年景会非常好,粮食作物很容易大丰收。
冬天下大雪对于农民来说是好事,厚厚的雪像棉被一样覆盖在麦苗上,可以大大增强麦苗的越冬能力;而当雪水溶解时,不仅可以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虫,而且还可以灌溉土壤,这非常有利于来年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三、“冬月廿六晴一日,来年清明烤火炉”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月廿六这天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来年的清明节会比较冷,我们仍需要烤火取暖,这也表明有“倒春寒”发生。
进入清明节气,麦子正在抽穗,果树正在开花结果,而农民正在进行春耕春播,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倒春寒天气,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总结
无论从“甲日”角度来看,还是从冬月廿六当天的天气来看看,冬月廿六都不宜天晴。今日冬月(农历十一月)廿六,我们当地是天晴!你们那里的天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