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俗语
(2024-12-10 10:09:45)
标签:
杂谈 |
俗语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农事、地理、为人处世之道等,皆有涉及。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俗语是“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有什么道理?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俗语。
“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看老人住房情况,就能大概知道这个人对父母孝不孝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房子的朝向和住在哪个房都有很明确的说法。
《荀子·君子篇》:“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可见,古人讲究的是长幼有序,而古人的房子建筑结构一般为四合院,从而分为主房(北房),东厢房和西厢房还有南房。
北房:“北房”在古时农村称为主房,坐北朝南,门窗向南开,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很适合居住。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北房”应给给上了年纪的父母住,这样父母在住的方面就比较舒服,并且对身体也有好处。所以如果子女对父母孝顺,则让父母住“北房”是孝顺的表现。
东厢房:“东厢房”在夏天的时候比较热,冬天的时候,受西北风的猛吹,所以不太适合居住,并且采光也不太好,所以东厢房常是主人的儿子居住。
西厢房:“西厢房”也是采光不太好,冬天不暖和,夏天不凉快,一般为主人的女儿居住。
南房:“南房”的门窗开在北面,所以光照和通风都不好,夏天热冬天冷,房子终年潮湿,住在里面的人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南房”一般为“下人”住的或“仆人”住的。
综上所述,古人从这些细节方面就能看出儿子孝不孝顺,在那个时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房子的朝向是朝哪个方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现在夏天可以空调降温,冬天也有暖气或空调,通过人为的条件已经改变不利的环境,这就是现代人的智慧。
因此,古时候的这句俗语,如果用在现代社会上,那已经不符合了。对此,你对“东屋南房,不孝儿郎”的俗话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