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2

(2024-12-06 09:05:34)
标签:

杂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衍生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俗语、谚语。虽然通俗易懂,但是却蕴含了很深厚的智慧。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句和传统文化、礼仪息息相关的俗语。“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有什么道理?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

俗语传播于民间,也来源于民间。其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是从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典礼》中“父子不同席”衍生而来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时候中国特别注重礼教和辈分,在三纲五常的束缚之下,很多礼仪规范我们都不得不遵守,尤其是在酒桌上。“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在民间有什么讲究呢?

一、聊聊“父子不同席”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的前半句“父子不同席”,这里的“席”指的是酒席、酒桌,而并非是我们生活中用的席子。就是在别人家或者自家准备的酒席中,父亲和儿子是不能同时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其实在农村,这也是酒桌上的文化,也是值得研究的学问。大家都知道,在农村家庭中父亲是最有的威严的,是一家之主,在别人家或自家举行的红白酒席及宴席中,这种主导性的地位体现出来了,不然就是不遵守家族礼法,不尊重祖先的教诲,就是“犯上”。

在农村的酒席中,长辈需要坐上席。在安排大家如何落座时,尽量把同一辈分的人安排在一起,晚辈和长辈不要坐在一起吃饭喝酒。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大多是年龄相近、辈分一样的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父亲作为一家之主,自然在家庭中有着很大的威望。“酒”能影响人的思维,如果醉酒失言失德也经常发生。为了维护父亲的威严形象,避免儿子看到父亲的丑相,自然就有了"父子不同席"这个说法。

试想,大家都喝多了,儿子在这个时候胡言乱语,老子也胡言乱语,儿子不小心就说了一些冒犯父亲大人的话,或者有些话触犯到了长辈。这样一来,长辈的威严形象如何树立。从这一方面看来,“父”与“子”不要同席而坐,可以避免一些家庭纷争。

二、聊聊“叔侄不对饮”

那么“叔侄不对饮”的道理就和“父子不同席”基本相似了,叔叔是和父辈同一辈的人,所以也是不能够同席,自然也就不能对饮了。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席间,“酒”自然是必不可少。侄子与儿子同辈分,若相遇在村里或亲戚的酒桌上,就有酒桌上的讲究。长辈一定坐上席,斟酒从上席开始,只有上席的人说“开席”的话,其他在座的才能动筷子。席间也有相互敬酒的习俗,做侄子的也只能给叔辈们敬酒,而且酒杯要比长辈的低,待落下了酒杯后,才可自饮,但绝不能对去碰杯对饮。在饭桌上,年轻一辈也不可以随意插话,随意插话会让长辈觉得你不尊重他,也会让长辈没有面子。

有些俗语我们一看很普通,但是仔细研究,也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礼仪风俗,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不得不说,璀璨的中华民间文化,我们还知之甚少,需要更加的了解才行!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实质是教导人们做任何事情要认清自己的位置,长幼有别。还有别的地方这样说:“父子不划拳,叔侄不劝酒”。其实是一个意思,因“酒能迷性,不可多斟”,喝多了会失去礼智,有丧德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