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这句俗语1
(2024-11-13 10:08:22)
标签:
杂谈 |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及的。而老百姓的智慧也是无处不在,他们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了很多的俗语,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受大家欢迎。
俗语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农事、地理、为人处世之道、读书等,皆有涉及。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俗语是“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啥意思?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这句俗语。
坚持读书学习,是持续一生的好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显得年轻的人大多都坚持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的多了,容颜自然改。经常有人这样说“你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时光易逝,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都要珍惜。今天让我们共赏最美的十首古诗,看古人是怎样劝学、劝人努力读书的。
一、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二、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四、清代徐锡麟的《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五、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六、宋诗人张耒的《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七、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八、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的《劝学诗 / 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九、明代诗人钱福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十、唐诗人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写在最后
古人其实不比现代人更聪明,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没有现在好,但是古代很容易就产生名人大家,是古人懂得学习方法。
古人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借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烦恼时会拿起一本书,它会告诉我开心是多么的重要。不能做书的奴隶,而应做书的主人,让书服从我们的意志,供我们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