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这句俗语3
(2024-11-13 09:24:52)
标签:
杂谈 |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及的。而老百姓的智慧也是无处不在,他们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了很多的俗语,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受大家欢迎。
俗语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农事、地理、为人处世之道、读书等,皆有涉及。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俗语是“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啥意思?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这句俗语。
我家对门住着一对“虎妈猫爸”的夫妇,我几乎每天都听到“虎妈”教训儿子的骂声,从一开始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到后来的“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虽然说话难听了一些,但我还是听得出来“虎妈”的望子成龙心切。不过我还是为她的儿子阳阳感到忧心,毕竟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每天听到的不是鼓励与赞扬,而是妈妈的呵斥和指责,对他心理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伤害。且不说阳阳有多调皮或静不下心来学习,就冲着这一句“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我的感触颇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让孩子更快成长,不仅只有死读书一条路,即使你想让他在同学面前变得更优秀,也不能每天强迫他看多少书,背多少诗词。这一切不过是你作为母亲想让儿子为自己争口气,好让在其他家长面前脸上有光罢了,你并没有考虑读书或背诵诗歌,是不是孩子喜欢的。
不可否认,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多背诗,多读书总是好的,可是作为父母你一直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填鸭,除了让孩子有逆反心理,还失去了读书的兴趣,甚至以后一看到书本他就反感,就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了。像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小时候没少挨父母亲严厉的教育,长大了也曾感激过父母当年手中的棍棒,但真正成才的不多。这时候不妨坐下来,耐心地陪他读一读书,看他喜欢读什么,只要他想读的且适合他这个年龄段读的书,就不要过多干涉。
再说了,你每个月花在买书上的开支不少,可这些书基本上是孩子的,适合大人自己读的书一本都没有。从表面上看你确实为孩子付出太多,把给自己买书的钱都花在孩子身上了。乍一看起来没什么不对,你仔细一想就发现有很大的问题。当你强迫孩子看书时,他却看到你坐在一边玩手机,他会怎么想?这时他第一反应是读书不是一件好事,否则你为什么不读?接着他就认为不公平,你在玩手机却让他读书,他对你不服又不敢说出来,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结果自然不是你想要的那样,还适得其反。因此,当你骂孩子“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时,是否想过作为父母不读书,是不是也是一头猪?这样说你可能生气,但逻辑却是这样的。如果你想让孩子有读书的兴趣,就让他看到你把手机放在一边认真读书,甚至不用你提醒,他都有样学样地拿起书来翻,因为他知道读书是一件好事,不然你不可能读得如此入迷,连他都不理了。这时还能激发他的好奇心,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你不妨告诉他书里有许多美丽的故事,还有让人变聪明的办法,他要是多读书就更加聪明。如此一来,孩子的读书兴趣就慢慢被你带起来了。反观你现在的做法,先不说效果如何,你换个角度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有人整天催着读书,不读就骂你连猪都不如,你有什么感想?将心比心之后你就发现,原来孩子不爱读书或者读不进去,问题不全出在他身上,父母负有很大责任。一来你只是出于望子成龙的目的让孩子多读书,却没有想过他喜欢读什么,怎么读;二来你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说白了你得先认真读书,多跟他说一说读书的好处,多用引导而不是责骂的方式;三是你多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他的天赋是不是别的地方。只有当你想明白了这些,才不会在孩子不读书时说“不如养头猪”。而你不一定非得早早就逼迫他读书,一个人成长的道路千万条。
再说就算他现在不喜欢读书,也不代表以后不读,等他长大之后能读懂更多的书了,他自然就有了经常读书的习惯,犯不着在他小小年纪时就要求太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