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四十多欲,大势已去;五十多情,鸡犬不宁”这句俗语
(2024-10-27 08:30:54)
标签:
杂谈 |
中华传承文化千年,关于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古人有很多讲究与说法,其中最有名的可能便是出自于《论语第二章为政篇》那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除了此句之外,在农村地区广布流传的俗语中也有许多关于年龄的描述。比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句俗语“四十多欲,大势已去;五十多情,鸡犬不宁”这句经典俗语,那么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四十多欲,大势已去;五十多情,鸡犬不宁”这句俗语。
一、聊聊“四十多欲,大势已去”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在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适应和兴趣都不相同,而四十岁无疑是一个分水岭。在“三十而立”之后,很多人四十岁还没有真正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在这个年龄阶段为什么会“多欲”呢?
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贪睡、贪吃、贪玩等等,小时候没玩够长大了继续玩,并非每个人的心智年龄都能达到其应有的岁数,但这绝不是贬低这类人,人有一颗童心不好吗?保持心灵不受外界污染,每天开开心心,想想就很美好不是吗?
可惜在四十岁之后,作为一个成年人,肩膀上不仅挑着自己的下半生“该如何过”这个难题,还有自己的妻儿老小,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仍然不作为,每天沉迷于游戏,贪图享乐,或许生活得很快乐,但总归是自掘坟墓。
因为玩着、玩着,所有人都会离你而去,父母对你失望透顶,身为子女没有做到赡养父母的本分,甚至可能到头来还需要靠父母养着自己,在父母年迈体衰彻底挣不了钱之后,想想就是一件极其悲哀的事情。而你的妻子儿女也会远离你,因为她们需要更好的依靠。也别因此而怨天尤人,一切自找而已。
所以如果不想在人生的战役中败下阵来,那么不如来一次最后的“策马扬鞭”,专心致志于工作,争取走上更高的巅峰,满足会让人畏惧不前,稳定会让人心生懈怠,可以容忍失败,但请你做到最基本的东西,尽到子女应尽的义务,做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二、聊聊“五十多情,鸡犬不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谋事在人”,指的是如果心中还存有梦想,就应该勇敢去追求,即便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但至少为之努力过,也不会存有遗憾。
孔子所阐述的道理是正确的,也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岁月不饶人,尽管已经是五十岁的年龄,但追梦的脚步不能停止。可很多人却误会了“五十知天命”的真正意思,最后导致误入歧途。
俗话说:“五十多情,鸡犬不宁”,所表达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年龄时,却还想着情爱之事,往往会闹得家庭生活不愉快。
在这样的生活中,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而不应该是惦记着风流韵事,如果思想误入歧途,或者是身心做出错误的选择,影响的不仅仅是家庭关系,人格品行也会受到影响,甚至积攒了大半辈子的良好声誉也会受到非议。
这样的结果想必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也是每个人都不想亲身经历的,因此,为了避免这样鸡飞蛋打的现象出现,每个人都应清净自己的想法,不再在男女之事上犯错误。
中国明代编写的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曰:“为老不尊,为幼不敬。” 所表达的意思是,作为一位老人,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尊重自己,所作所为不检点、不道德;那么,幼小的孩童对他们都不会尊重,更何况其他晚辈们。
写在最后
俗语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古人们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更是因为它所蕴含着较深刻的人生哲理,为每个人为人处世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所以,懂俗语,亦能懂生活。所以,“四十多欲”是大忌,“五十多情”是大祸,控制住过多的欲望,才能保持平稳的心态,这是古人留下来的名言真理,也是社会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