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十七──寒露
(2024-10-08 08:22:23)
标签:
杂谈 |
2024年寒露有感3
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农历甲辰年九月初六2点59分43秒分起我们就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农历九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时节,气温明显比白露时更低,固有“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地面的露水更多、更冷,带有寒意,快要凝结成霜了。露珠仿佛要凝结成霜,散发着清冷的光辉,由此得名“寒露”。
在农历九月中,很多人都知道九月九重阳节,很少有人关心寒露节气。其实,寒露节气对于农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因为,寒露时节的天气能够影响晚稻等作物的收成,如果此时温度下降的太快,霜来得太早,那么就会造成我国华南地区的晚稻出现空壳、瘪粒的情况,从而导致减产。所以,到了寒露时节,人们既害怕刮风下雨,又害怕降霜下雪。
按古人总结的经验,寒露一到,气温就会有明显的下降了,露水也比白露的时候更凉了。并且,寒湿也会越演越烈。所以,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寒冷了,所吹得风都带有凉意,大家要注意保暖,别感冒了。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等下一个节气“霜降”一过,就迎来立冬了,正式进入冬天。因此,在古代,人们也会通过寒露这天出现的早晚和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当年冬天的寒冷程度。
例如,在旧时民间有“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的民谚,是啥意思呢?今年的“寒露”是早还是晚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这句农谚的意思其实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如果当年的“寒露”是“早寒露”的话,则预示当年的冬天可能会比较寒冷,说明是个冷冬。相反,如果当年的“寒露”是“晚寒露”的话,则预示当年的冬天相对偏暖一些,是个暖冬。
古人把寒露节气交节时间落在中午12点以前称为是“早寒露”,把寒露节气的交节时间落在中午12点以后,称为是“晚寒露”。那么,今年寒露交节在几点,是早寒露,还是晚寒露呢?
翻看日历,我们能够知道今年的寒露交节在公历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六这天,具体时间在凌晨2点59分43秒,是交节时间在中午12点之前了,按旧时民间说的“早寒露”。
按上面农谚的说法,“早寒露”预示着当年的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大家要提前准备好御寒衣物,为挨过寒冷的冬天做准备。
在民间也有“早寒露鹅毛大雪,晚寒露春节穿单衣”的讲法,表达的意思和上一句差不多,意思也是说,如果是早寒露,可能在冬季会有较多的降雪;而如果是晚寒露,春节期间可能天气较暖,穿单衣即可。
另外,在民间也有“寒露在月头,三九雪堵门;寒露在尾,三九穿单衣”的讲法。意思是说,如果今年寒露节气落在农历九月的前十天里,那么就预示着今年“三九”时节可能会有大雪封门的情况,意味着当年的冬天是个冷冬;相反,如果寒露节气落在今年农历九月的最后十天里,则预示着今年“三九”时可能天气较暖,只需要穿单衣就可以过冬了,意味着是个暖冬。
此外,在民间还有“寒露早来寒衣早,寒露迟来冬雪迟”的讲法,意思是说,如果寒露交节到来的农历时间早,那么预示着寒冷的冬天会早早的到来,我们需要提早准备过冬的寒衣;而如果寒露交节到来的农历时间晚,那么这预示着冬季的降雪时间会相应推迟,这也表明冬天会相对暖和。
今年的寒露节气交节在农历九月初六,是一个农历月的前几天,是相对比较早的。因此,今年是“寒露早来”,按老祖宗总结的经验,今年冷天可能会来得比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