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这句俗语3
(2024-09-24 14:26:50)
标签:
杂谈 |
中国家庭普遍重视儿童的教育,希望他们有出息,因此很多父母常对孩子说:“吃不了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性格诚实,智力灵活,情商高,人际关系和谐,同时也勤奋耐劳,最终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此,这句话可以稍作修改,更具普适性:一个学生如果现在不愿意承担生活的责任,将来就可能无法承受学习的压力。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无忧,家里有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此外,孩子们也常参加各种补习班,学业负担较重。因此,很多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即便是小学中高段甚至初中生,家务事也基本由父母代劳,包括洗碗、叠被子,甚至连内衣内裤也是由父母洗。这样一来,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掌握,将来如何能够承受学习的压力呢?
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都是孩子培养耐心、毅力和自立能力的机会。如果孩子连这些基本技能都没有,就很难培养出坚持学习的毅力。学习是一种需要耐心和坚持的习惯,虽然有时候很枯燥,但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连最基本的坚持和耐心都没有,那么在学习上就更难坚持下去。
因此,孩子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家务,学会承担责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只有吃过生活的苦,才能更好地承受学习的压力,更好地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不愿意承担生活责任的人,将来也难以承受学习的压力。
综上所述,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不吃生活的苦,就要忍受学习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