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中年岁怕夕”这句俗语

(2024-09-16 09:03:48)
标签:

杂谈

中秋节将至,趁着三天的假期,可以和家人好好游玩一番了,“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盼团圆”,家人平安,顺顺利利,就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念想,中秋节的节俗很多,吃月饼、赏月、玩花灯、饮桂花酒、猜灯谜等,还有一桌丰盛的中秋家宴,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场面特别的温馨,人们通过祭拜月亮,祈祷平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每年的中秋节,家中的长辈,就喜欢常说一句话,“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中年岁怕夕”,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中年岁怕夕这句俗语

我知道这是一句民间的俗语,但始终搞不明白什么意思?在询问了老人,又查询了一部分资料之后,终于搞明白了其中意思,原来这是一句相当励志的老俗语,时刻激励着年轻人,看完又“涨”知识了。

一、“年怕中秋”

所谓“年怕中秋”,说的就是中秋节是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而这也表示一年中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在过去农民一般都是根据24节气来安排农事的,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基本上余下的节气就仅剩下三分之一了。2024年的中秋节是917日,正处于白露节气期间,而下一个节气就是秋分(922日)。中秋节相当于是一个丰收的节气,白露、“秋分”都在中秋节前后,庄稼能不能丰收,就看这关键的几天了,人们的心理,就好像即将高考的学生一样,紧张又害怕,就怕恶劣的自然天气,摧毁了即将丰收的庄稼,过去的庄稼能救命,庄稼没有了,也就意味着一年的收成,告一段落了,温饱、花销、学费也就泡汤了。

2018年开始每年的秋分就是农民的丰收节,这也表示农民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秋收了。在南方像玉米、花生、高粱等秋收作物这个期间也已经收割了,而晚熟的作物也基本快要成熟了。所以到了中秋节的时候,一年粮食收成好坏如何已经成为了定局,这个期间收成好自然高兴,而粮食收成不好也没有办法了,是没有弥补办法的。就像学生害怕考试一样,而八月十五中秋节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场考试,粮食收成如何就是答案。所以农民也会害怕中秋节,生怕粮食收成不好,这样就要为接下来几个月一家人的口粮而担忧了,而这也是农民在一年中害怕中秋节的原因。

中秋节一到,意味着已过大半年,除了天气收成以外,还有思念亲人的情绪,远在他乡的游子,就怕团圆的中秋节,看着别人举杯欢庆,自己却孤身一人,孤单的感觉,传遍了全身,即使中秋节放假了,回家也舍不得路费。

二、“月怕半”

以前农民都是以农历来记事的,而农历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这样一个月如果到了月半了,那余下的日子就不多了。时间是很奇怪的,每个月只要过了月半了,就会发现后面的日子过得非常快。这一点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是感触颇深。深层含义就是要提醒我们珍惜时光,不能浪费任何一天。如果上半月不努力,下半月就没有多少时间了。暗喻哪些不珍惜时光的人,不知时间的宝贵。

三、“人怕中年岁怕夕”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是啊,人到中年的时候,是人最害怕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比较大,这个岁数的人群,容易出现中年危机,除了压力大以外,身体状况也一日不如一日,如果没有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很容易悲喜交加的,这时候再感叹时光飞逝,就已经晚了,小时候盼望长大,长大了又希望时光慢一些,趁现在努力还不算晚。

写在最后

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中年岁怕夕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年怕中秋月怕半”,主要针对的是农村收成的事情,老辈人穷怕了,担心吃不饱,每年的中秋前后,是庄稼收获的季节,这时候就怕狂风暴雨,以及连月干旱,都会造成收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中年岁怕夕这句俗语的后半句“人怕中年岁怕夕”,主要描述的是人到中年的无奈,少壮不努力,老了之后压力倍增,老年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比较有经验,也是不由得有感而发,让人明白时间的宝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