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有奶便是娘”这句俗语1

(2024-08-31 07:23:03)
标签:

杂谈

人们经常说的一句俗语:“有奶便是娘”,真是这样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有奶便是娘这句俗语。

查字典:成语(Idiom):有奶便是娘。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只要有奶,就是娘。形容人只要能提供好处或利益,就会受到亲近和待遇。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农村,奶指的是母亲的乳汁,“娘”指的是母亲。在农村社会中,母亲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和供养者。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只要能够提供利益或好处,就会受到亲近和待遇,类似于有利可图就会得到重视的意思。

一、依恋,亲子交往中不可避开的话题

美国动物心理学家做的依恋与拥抱的经典研究:哈罗的恒河猴实验,研究结果:如果小恒河猴从出生起就由替代母亲养育,它们在吃奶时到铁丝编制的、带奶瓶的假猴那里吃,但吃完奶后它们更多地呆在绒毛母猴身边。也就是说她与绒毛母猴产生了依恋关系而不是给它喂奶的铁丝编制的母猴。

二、什么是依恋呢?

依恋就是宝宝和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的感情关系。0-3岁婴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依恋关系不但能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对宝宝心理和人格发展也至关重要;良好的依恋关系可以使婴幼儿与他人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依恋的类型分为安全依恋型、回避依恋型、矛盾依恋型。

三、宝宝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依恋风格?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亲子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 不同的父母养育不一样的孩子!

四、怎样才能建立良好依恋关系呢?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马歇尔·克劳斯和约翰·肯内尔,在十几年前提出一种假说: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

拥抱是人的本能需要,拥抱是人类心理和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要多和宝宝肌肤相亲。

五、什么是拥抱与肌肤饥渴?

肌肤饥渴:指小时候极少得到母亲拥抱、亲昵的孩子长大后形成的一种潜在而又深刻地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感,如果这感觉过于强烈,就会导致一种病态的情感需求。

皮肤接触:不仅仅指的是与婴儿肌肤接触,同时包括通过皮肤接触让婴儿感到母体的温暖和柔软。包括母亲注视婴儿时的眼神、表情、温柔的话语、轻轻摇晃产生的韵律感以及母亲的呼吸、气味、微笑等。婴儿是通过这些细节来感受母亲的爱的。

六、父母如何促进良好亲子依恋关系呢?

1、经常拥抱孩子。刚出生的孩子,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或味觉等途径,尽可能地和依恋对象保持接触,来感知依恋对象的存在。孩子对于身体亲近的渴望,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削弱。

身体接触不论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都非常的重要。研究表明,经常被别人拥抱,不仅感冒的次数会变少,而且内心的压力也会得到部分释放。

如果孩子很少被人身体接触,他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两百年前,一个十一岁的男孩从小独自生活在丛林中,被发现以后,医生们认为他由于长期被剥夺了和人类的身体接触,出现了社交和发展的缺陷。

因此,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你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表达你对他的亲近。比如,经常拥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和孩子待在一起。

2、模仿孩子的动作。低龄儿童的自我认知处于发展阶段,他会通过追求共性和认同感来获得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他会想要变成自己亲近的人的模样,模仿亲近的人的行为和表情。

当孩子发现周围的人与自己存在一定的共性时,他内心的焦虑感会减轻。因此,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模仿孩子的肢体语言和讲话方式,让他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

3、允许孩子有依恋替代物。你会发现,有的孩子走到哪都要抱着他的毛绒玩具,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抱着,一旦家长把玩具拿走就会嚎啕大哭。这是因为,孩子在和父母分离的过程中,他会产生许多的焦虑和不安。这个时候,孩子对于外界的安全感,会转移到某些熟悉的物品上。比如,妈妈送给他的毛绒玩具,喜欢的衣服等。这些熟悉的物品就像是替代性的妈妈,可以给到孩子温暖、包容、抚慰的感觉。

因此,当你发现孩子特别喜欢某样东西时,不用感到太在意,也不要因为嫌弃孩子抱久了脏了,让孩子扔掉。因为,这样东西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体会到完全的占有。

4、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面对重要他人,孩子会想要成为对方心中重要的那个人,和对方保持亲密,以此让这段关系变得牢固。

有些孩子,可能为了获得重要他人的关注,会想尽办法让对方开心,获得对方的认可。当重要他人表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时,他内心会非常的敏感,甚至质疑自己是否哪里做的不够好。

因此,你可以经常对孩子表达你对他的爱,比如时常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很爱你,即使你在某件事情上做的不够好,爸爸妈妈爱你的心也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你可以对孩子及时的伸出援手,主动的为孩子提供支持。因为内心敏感的孩子在请求其他人帮忙而被拒绝的情况下,更容易受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