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这句俗语2

(2024-08-18 11:13:38)
标签:

杂谈

在民间有一句俗语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很多人还是不了解其中的含义。这句话只有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之后,才会对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有所了解,如今这句俗语还适用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这句俗语。

如果说让我们直接去看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这句话,那么这意思就是说“表亲”相隔三千里以上,就是可以当成陌生人一样,几乎不会有什么来往了;而对于“堂亲”,则可以说是可以维系关系到五百年之久。

三千里和五百年一个形容长短,一个形容时间,都是虚指。具体的数字肯定并非如此,尽管这句话说得很虚,但是这句话所要表达的主旨意思还是很明了的,“表亲”“堂亲”和自己的亲疏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一、聊聊“表亲三千里”

一般来说表亲,指的是舅舅、姨妈、姑姑这三种亲戚,以及他们的后代。虽然,从血缘上来说,所有的亲戚都是自己的亲戚,但是毕竟从情感上来说,一定是有一些差别的。对于这种现象,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丈夫这边的亲戚,妻子这边的亲戚,与这些亲戚的交往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拥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可以分为母亲一系和父亲一系,母亲家族里的成员便是“表亲”。

由于“表亲”不是一个家族,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平时大多分散在外地,大家接触的机会本来就少,再加上如果“表亲”的后代再嫁人或迁移,距离则越来越远,这也就解释了“表亲”为何大多不会太亲近的原因。

这句俗语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中国的家族观念而产生的,虽然如今年轻一代家中没有多少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是“姑表亲”还是“堂亲”都等同于血缘至亲;可在老人们来看,其中的远近亲疏还可由这句老话之中看出。

由此可见,表亲和堂亲的亲疏之别可以说是十分夸张了,虽然人们一直都认为“表亲”不如“堂亲”亲密,但是亲戚关系其实可以不用计较远近、亲疏,只要彼此常来常往,相处好就是好亲戚。

所以在古代才有了表亲三千里的说法,意思是说表亲如果相隔三千里以上,三千里虽然是距离但这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两家的关系就会想陌上人一样,也就几乎不会有什么来往了。

二、聊聊“堂亲五百年”

“堂亲”指的是父亲这边的亲戚,也就是叔叔伯伯,姑姑以及他们的后辈这些亲戚。和“表亲”不一样的是,“堂亲”就会更加亲密一点,所以在民间才会有堂亲五百年的说法。

但是怎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由自古以来的男尊女卑决定的,家庭中,男性的地位一般都会高于女性,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会下意识觉得父亲家的亲戚更值得亲近。

其实大部分的情况下,人们会和自己的父系亲人比较亲近,来往比较多,但是和母系亲属,那些“表亲”则是相对来往比较少一些。但是明明都是亲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别呢?

“堂亲”作为自己同系同宗的人,就像古代的人一样,是以一个家族部落形式存在的,直系亲属对于家族成员来讲,当然接触的就比较多,而“表亲”往往因为距离和血缘的关系,不如“堂亲”来的亲切。

与“表亲”疏远却与“堂亲”关系紧密,如前文所说“堂亲”隶属于父系血缘关系;那么,为什么拥有父系血缘关系的人关系要更好呢?对于“表亲”与“堂亲”之间的疏远是自古便有之,当然这些都是由传统落后的封建思想在作祟。

在古人看起来,血脉的纯正是首要的。“表亲”与父系家族人的姓氏不同,自然隶属于两个家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在过去是指民族之间。再渐渐的发展中最后缩小成了家族。

老祖宗留下这句话时,想来将此话传递下去的后人一开始都还不明白,但当其阅尽人生历程之时,就会明白此话的重量和无情。因为短短几个字把人情冷暖表达的一针见血,让人叹为观止。各位看官,您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