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句俗语

(2024-08-11 14:27:50)
标签:

杂谈

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吉利,吉祥事、吉祥话、吉祥物,充满在中国文化的每一处空间。不管是瓷器、工艺品,还是建筑,在每一个图景、每一处细节之中,我们都可感受到吉祥文化的无处不在。所以,从古至今,讲究吉利的人们用谐音代替了这种吉祥意愿,喜欢把一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一些器物之上。

现在流传着许多过去的俗语,这些俗语各方面都有,并且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或者美好心愿,有的和农业相关,有的和政治生活相关,今天笔者带大家看的俗语是一句关于木匠行业的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一句话来自于《鲁班经》,鲁班算是工匠尤其是木匠的开山鼻祖,他说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句俗语。

也许今天我们不再常见木匠这个行当,更别说这些流行于农村木匠口中的话了。但在过去,木匠是在农村非常吃香的职业,木匠是个我们难以想象的火爆职业。

农村的木工可是一项体面的手艺活,因为那时候的家里都买不起家具,所以大多时候是请工匠制作。

其祖师爷鲁班不仅把精细的做工工艺流传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经验及世俗文化也影响着木匠们做活的规矩。他们不仅考虑每种木材的材质特性,还考虑到不同器具使用场景及世俗常识。而这句过去老木匠在传艺时经常说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其实就是说的是这些器具的尺寸讲究。大多取自谐音,寓意吉祥。

一、聊聊凳不离三

凳不离三,是指做长条木凳时长度的末尾一般要带一个数,如二尺三、四尺三等。

取至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有忠义的象征,寓意期盼坐在这条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

显然,凳不离三这句老话是和过去木匠制作的各种物件的尺寸有关的,在过去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即木匠制作的物件,可以适当长一点,而铁匠打制的物件短一些,而只有石匠要求的尺寸都是刚刚好才行。

而且在古代,对于不同的物件的尺寸也都是有要求的,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古人规定了筷子是七寸六分,因为这个尺寸象征着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说了这么多,象征就明白了凳不离三了,它的意思是说,做的凳子的尺寸不能离开“三”这个数字,即板凳的长、宽、高尺寸尾数必须带“3”这个数字。据说这个规定,也是源自于《鲁班经》,规定了凳子的长度一般以三结尾,如二尺三、三尺三等。

这种做法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在古人眼中,谐音,象征着稳固与依靠,如同泰山一般坚实可靠。因此,板凳尺寸尾数带,寓意坐上去如同有山可靠,既安心又踏实,体现了匠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用户安全的重视,同时还有美好的寓意。

二、聊聊“门不离五”

门不离五,农村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一般离不开,象征五福临门之意。

也说成是门不离五,这样意思就和凳不离三的意思差不多,说的是门的尺寸位数不能离开“五”字。这其中也表达了古代匠人们对家庭兴旺与荣耀的期许。

“门”作为家的门面,其尺寸的选择自然不容忽视。字在中文里有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如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谐音,更增添了门庭坚固、不易侵犯的意象,寓意家庭的安全与荣耀。

三、聊聊“床不离七”

床不离七,农村木匠“量”东西尺寸时,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时都会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不仅是尺寸,在床的结构上也离不开“七”。如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

床不离七的谐音是床不离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还有一种寓意是有了这个,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担心独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如今,很多人做床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定制尺寸,除了个别身高突出的人需要定制以外,这些尺寸已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的需要。

可见,床不离七不但有着美好的寓意,而且也是按照人的身高来量制的尺寸。

还有一个说法是床不离半。过去民间的双人床也常见四尺二寸半,若是问起师傅,他必定回答:床不离半()! 讨个彩头,这是行家规矩。因为和“伴谐音

显然,床不,同样是床不离七出自《鲁班经》的俗语,意思是指做床时尺寸都带个七,老辈人的说法是这样就不怕找不到老婆了,表达了古人对婚姻美满、家庭和谐的祝愿。

古代做床的尺寸是很讲究的。一般都为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等,其实这就是今天我们俗称的12多、15多、18多。而这些也是有实际意义的,那就是按照人的身高来量制的尺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与婚姻、生育相关的美好寓意。床作为夫妻共度的私密空间,其尺寸尾数带,不仅寓意着床上常有相伴,更是对传宗接代、家族兴旺的深切期望。这一规矩,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生活的重视和对家族延续的渴望。

四、聊聊棺不离八

在中国文化中,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棺材作为逝者最后的归宿,其尺寸的选择同样讲究。谐音,有着发财、升官的吉祥寓意。

在古人看来,“见棺发财”、升官发财不仅是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心理安慰,希望逝者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福,同时激励生者积极向上,追求更好的生活。

特别是在古代民间,认为祖先能够保佑自己家族兴旺发达,所以在丧事礼节上都尤为重视,任何一个细节都很严谨。所以,在制作棺材的时候基本都是选择八尺的,以此来寄托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

显然,棺不离八,指的是打棺材的时候,不管是给什么人打棺材,个子高也好,矮也好,棺材的尺寸只有八尺,不多不少。

因为谐音,谐音,有升官发财的意思,寄托了人们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的美好愿望。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祖先都有一种崇敬,认为祖先能够保佑自己家族兴旺发达,所以在丧事礼节上都尤为重视,任何一个细节都很严谨。

另一方面,古时候的人身高最多是七尺左右,有七尺男儿之说。所以为了放下一些其他陪葬品,棺木尺寸就需要大于七尺,所以八尺就成了棺木的一般尺度。

五、聊聊桌不离九

桌不离九,“桌”是指吃饭桌,分为简易方桌和八仙桌两种。

桌不离九,有一种解读是从使用便捷上来说。因为成年男人女人一般的肩宽是44—46厘米左右,平均下来是45厘米。因此在制作桌子的时候,为了能同时坐下两个人,桌子长度都会大于等于90厘米,这便是桌不离九

另一层意思就是吉祥寓意。谐音,意即吃饭不离酒,寓意主人待客热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桌上不开酒也证明这家人宾客很多,预示着家族兴旺。所以大桌的边长、高度尺寸,都要讲究这个数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四尺八寸九分等。

可见,“桌不离九”。指的是指古代对制作桌子的讲究,特别是古代的八仙桌,无论桌子的边长和高度都要讲究“九”。

餐桌是家人围坐共享天伦之乐的地方,其尺寸的选择自然也要充满吉祥寓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代表着圆满与极致。

餐桌尺寸尾数带,不仅寓意餐桌上的菜肴丰盛、宾客众多,更象征着家庭的和睦与富足。同时,谐音,更添了几分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的喜庆气氛。

编后语

老木匠的这些规矩,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递与情感的寄托。它们以简单而朴素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比如讨个口彩,图个吉利,祈求平安,让日子有盼头,如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