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这句俗语

(2024-07-17 06:33:48)
标签:

杂谈

人生在世,万事如初。人生短短3万天,一瞬间就是一辈子,所以人们都是离不开生老病死。但是对于生老病死,各人的机缘是不同的,有的人一生虽然生病不断,但是能活到90多岁,有的人一生无病,却不到60岁就逝去。这除了老祖宗认为的天意外,其实还有多种原因在里面,比如说,身体素质,遗传基因,还有经常检查身体,医疗条件好,还有定期锻炼等等,这都决定着一切。

可是老祖宗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其实人老还有两个坎的,一个是73岁,一个是84岁。除此之外,还有暗九关的。所以这人生,就好比游戏闯关一样,闯过了这个坎,又遇到了那个关,一路坎坎坷坷地走到了最后也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农村里有这样一句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那么,这句俗语啥意思?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这句俗语。

关于人的寿命,智慧的中国人有许多有趣的说法,为了长寿,要祈福修道,你看《西游记》,连孙悟空都为了长生满世界拜师,而人的年龄越大,忌讳也就越多。如同不能轻易叫一个女性阿姨一样,在和老人谈及年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尊敬。

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就是针对老年人而言,当人长到一定岁数之后,应有的忌讳和说法。

一、聊聊“人老两年坎”

有人问:人老两年坎,是哪两年,哪两道坎?答:73岁,84岁。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神秘而有趣的说法,那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个说法似乎在告诉我们,人们在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段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甚至生命的考验。这说法真的有道理吗?显然不是,要不然全中国(或者说汉文化覆盖区域)的老人,不都在这两个岁数去世了吗,哪来的百岁老人呢。

之所以有这个说法,是相传圣人孔子活了73岁,亚圣孟子活了84岁,出于对圣人的尊敬,人们觉得,不能超越圣人。这当然没有道理,人是要进步的,圣人的学说,也是为了让人进步,而不是把人禁锢在他们的知识之下。

这就好比乾隆说他爷爷康熙当了61年皇帝,自己不能超越爷爷,所以60年就主动退位,实际上退位不交权,这不是又当又立嘛。

所以说,七十三、八十四,只是出于人们对圣人的尊敬,而不是说真的到这两个岁数就有两道坎;当然了,说的久了也就越来越多人相信是真的了,所以有些老人在这两个年龄,心理上会有压力。

二、聊聊“暗九大关口”

除了7384这两个坎以外,农村还有一句老话叫做“明九不算九,暗九大关口”。所谓的“明九”就是指老人的年龄包含“9”,比如5969798999岁,这几个年龄段不算坎,老人不怕。老人怕“暗九”,所谓的“暗九”是指“九”的倍数,比如6 ×9 =54 岁,7 ×9 =63岁, 8 ×9 =72岁,9×9=81岁,据说这几个年龄段是老人的坎,一定要注意。

另外老人认为两个“九”重逢是最大的倍数,有种说法叫九九归一,这个年龄达到了极限,死亡概率很高。

古人对暗九确实十分忌讳,每到这个关口,都要进行祈福,比如《红楼梦》就有这一说法(第88回):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一部《金刚经》。这已发出外面人写了。

81岁是“暗九”,所以要做九昼夜的功德,还要抄写3651部《金刚经》。其实就是图个心安,你要真虔诚,干嘛不自己去抄经,还要发出去让人帮忙,这不是扯淡嘛。

显然,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起源是对“九”的崇拜,从理论上讲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小结

这些俗语都做不得准的,人说逢九必难,却又说明九不算九,暗九大关口,大家都是“九”,“明九”不要面子的啊?这说明,俗语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根据地方不同,风俗习惯不一样,都会有不一样的忌讳。

所以,不管是你脚踏两道坎的老人,还是遭遇“暗九”的中青年,大可不必为这些俗语烦心,要做功德、抄心经,何必在坎上才开始做呢,平生不作恶,就是大功德。就算真有坎,也是恶人先倒下,放心。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子孙满堂、乐观开朗,身体自然会健健康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