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一人不入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五人三姓不同行,六人不入乌龟席”

(2024-07-12 10:06:26)
标签:

杂谈

农村的一些俗语都是我们农村经过了好几辈子传下来的,凝聚着我们祖先的非凡智慧。这些俗语能够跨越历史得到传承说明它们很有道理,在农村有这么一句话,即“一人不入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五人三姓不同行,六人不入乌龟席”,这些俗语都蕴含老祖宗的智慧,您都知道吗?怎么理解呢?今天,我就再次跟大家聊聊一人不入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五人三姓不同行,六人不入乌龟席这句俗语。

这些俗语表面上看很有意思,比如,前三句,“一人不入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说不要独自一个人进寺庙,两个人不能同时趴在井边,三个人不能同时抱大树。其实,背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警示,多了解一些没有坏处。

一、聊聊“一人不入庙”

古人为什么说“一人不入庙”,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在古代有一个秀才,这年自己一个人去进京赶考。走了一段时间后,他在路上看见了一个寺庙,他就想进寺庙拜拜菩萨,讨个吉利,使自己考取个功名。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拜完之后,自己随身带的盘缠和行李,全都不见了。其实,大家已经猜到了,就是被人给偷走了。

这可把秀才急坏了,没有了盘缠和行李还怎么去进京赶考。因为,里面不仅有书还有赶考的公文,没有了公文就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十年的寒窗苦读也就白费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去一个陌生和不熟悉的地方或领域,如果不小心就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例如,一个理发店在外拉人,说是搞酬宾,你一个人进去了,万一有问题,你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

二、聊聊“二人不观井”

“二人不观井”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说,凡事涉险的事不要两个人一起做,只要一旦两人离心离德,危险就出现了。我们想想是不是这样,身边这样的事其实不少。

这里面也有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两个妇人在洗菜,一边洗菜,一边聊天,无话不谈,非常融洽。可是,其中一个妇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喜欢显罢,“显罢”自己的家庭多么和谐,丈夫对自己怎么好。同时,还挖苦另一个妇女,说她不如自己幸福。这样一直说,另一个妇女肯定不高兴,就把她推入井里去了。在古代,可不像我们现在,办案方法很多,在当时就她们两个人,死无对证,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古人警示我们,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聊天相处也好,还是合伙做生意也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即使被陷害了,也缺少证人,多数要吃哑巴亏。

三、聊聊“三人不抱树”

“三人不抱树”的意思是说,在“抬树”的时候,不要三个人一起抬树。你看,两个人“抬树”的时候,我们为了保持平衡会一人一头,自己出自己的力,更为公平合理。如果,多出来一个人,靠近前面一点,后面的人吃亏了,靠近后面一点,前面的人吃亏了,在中间吧又感觉自己吃亏。

延伸到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都想着对方多出一点力,最后十有八九办不成。按现在理解,就是你这个小团队不合,即使能在一起干事也干不长。

再比如,现在很多公司采取股份制,假如公司就三个人,每个人持股33%多一点。如果,你是这个公式的CEO就更要有智慧了,否则那两个一合伙,抱团在一起,你就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古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合作的时候一定会有矛盾和分歧。合作之前要做好心里准备,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就不要和他一起做事,赔钱又受气就不值当了。

四、聊聊“四人不回头”

“四人不回头”这句俗语传说是跟诸葛亮有关。是诸葛亮临终前吩咐,自己死后,让4名轿夫抬着自己的棺材一直往南走,什么时候抬棺材的草绳断了,就在那里将诸葛亮就地掩埋即可,这就是所谓“四人不回头”,绳断后磕头。

后来这4名轿夫走了很久绳子也不断,于是他们就找个荒山野岭偷偷将绳子割断,然后回去复命。哪曾想这些早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最后这4名轿夫也被刘禅所杀。

“四人不回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团队了,大家一起都商量好的事情,就别再当提出反对意见了的那个,基本上不会成功,还让人对你产生了看法,对自己反而不利了。

比如,四个人说好了去吃火锅,你又说不想吃了,想吃烧烤,想想能成功吗?总是这样,你就会变成你们这小队里的外人。

五、聊聊“五人三姓不同行”

同姓,是指姓氏相同的称呼。在《诗·唐风·杕杜》中说:“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五人三姓不同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有5个想一起合伙干点事。但是,5个人中有三个是同姓的,你是单独的一个姓,就要在这之前掂量一下了。因为,自古就有同姓是一家的说法,很明显你自己的力量要比他们合在一起小,处于不利的局面。

不涉及利益和冲突的时候可能相安无事,涉及到你提出的意见,违背了他们,他们就会把你排除在外了。

六、聊聊“六人不入乌龟席”

“六人不入乌龟席”这句俗语中的所谓“乌龟席”是指一张桌子的两侧分别坐两人,上下分别坐一人,俯瞰如此形态像是一只乌龟,别称王八,让人心生歧疑,为了避免误会,并且,这种坐法,两边的人也不好夹菜。所以,还是不要这么坐的为好。

写在最后

一人不入庙,说的是要有忧患意识;两人不看井,说的是防患意识;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五人三姓不同行,说的是合作意识;六人不入“乌龟席”说的是礼仪意识。

老祖宗留下的俗语,看上去虽然很俗气,但蕴含着很多道理,老祖宗的智慧也真不简单!您还知道哪些是很有道理的俗语?期待您的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