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这句俗语

(2024-07-10 09:09:27)
标签:

杂谈

“俗语”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瑰宝之一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当中。不仅如此它的种类更是繁多,各人对于俗语的定义也大不相同。从广义上看,它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可以说俗语的来源很广,无论是谁,总能脱口而出几句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便是其中之一,是不是很好奇这三空到底是什么,为啥会子孙辈辈穷呢?今天,我就再次跟大家聊聊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这句俗语

一、聊聊“保持房充实不空(厨房不能空)”

对“厨房不能空”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尤其是普通人,大多为的不过都是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已。尤其是这一项,是每个人的第一需求,更是一个家庭的生存之本。在古代,粮食是民众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辛勤的种出粮食,才能交出足够的赋税,并让一家人来年不会挨饿。所以人们对于气候恶劣会不会造成灾害或是气候合适所以是丰年这样的事情尤其在意。生产出粮食只是第一步,怎么合理的储存一年甚至几年所需要的粮食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储存得当,数量足够,才能应付下一个收粮季节到来之前的吃食供应,且还要储存更多以免遇到不知何时会到来的灾荒之年。     而这些粮食最终到人们的嘴里,都是需要经过在厨房做加工的,所以厨房是每一个家庭里都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有足够储存的粮食,那我们的厨房里面就会有各种等待被制作或是已经被制作出来的美食。厨房里每天也会定时飘出令人向往和心安的烟火气。所以对于生产出各种各样饮食的厨房就是我们家庭里安全感和满足感的来源。如果家里存粮不够或是没有粮食,那没有可以加工原材料的厨房必然也会空空如也,变得冷冰冰让人难受。连粮食都没有了,甚至厨房都空了,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就没有了。这样的家庭,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只有走向流离失所的结局,如果遇到不好的年代,或许连活命都很艰难,何谈惠及后世的子孙呢?所以老祖宗才会说如果厨房空,子孙辈辈代代都会穷。这并不是他们在诅咒,而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和智慧的出来的结论而已。岂非此乎?

厨房,乃家庭之根本,是烟火气息最浓厚之地。一个家庭的厨房若是空空如也,缺乏柴米油盐,那么这家人的生活必定是困顿不堪,子孙后代也难以兴旺发达。

在国学经典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厨房的重视。《礼记·内则》云: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这告诉我们,饮食有节,时令有序,是古人对家庭生活的智慧总结。一个家庭,若能在厨房中备足四时之物,烹饪出美味佳肴,不仅能滋养身体,更能凝聚家人之心,形成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厨房充实,意味着家庭生活的富足与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然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之,若厨房空虚,则家庭氛围难免冷漠,子孙后代亦难以感受到家的温暖,更谈不上兴旺发达了。

二、聊聊“家族门面不能空(厅堂不能空)” 

任何客人在被主人迎进门时,大多会在厅堂坐下,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客厅。可以说客厅是家族的门面,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古代的客厅也是十分讲究的。作为会见宾朋、长幼教谕、喜庆活动的场所,需得稳重大气还得镇得住场子,因此古时大户人家的厅堂,其构造陈设那都是极为讲究的。一般而言,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形成一个中规中矩的厅堂。除此以外,家具摆放位置更是固定的摆放位置,厅堂入门应正位摆放板壁或屏风,既能挡风辟邪,还能够保证私密性。板壁前则摆放桌椅,桌子的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需要注意的是在入座时应保证一个“右主左宾”,长幼有序的坐法,万不可随意落座。墙中央则可挂上皇、相、翰林、名人、格言为序的匾额,彰显家族气节,墙两侧则可以配上儒家治家修身格言的字画条幅为陪衬,  厅堂中央摆放四把木椅两侧,供客人或晚辈落座。可以说从古时候开始,我国老百姓对厅堂的要求便是端庄大方、典雅有序的沉稳气度。    

另外,我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在装修的时候都会讲究风水,厅堂作为宅院的一部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风水忌讳。因为有的时候家居摆放,以及居室的格局分配,都会直接影响了这个家庭的运势,比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抑或是财运气运等方方面面。因此一个家庭的厅堂一定不能空,否则的话,不仅会给客人家徒四壁之感,也会影响家族运势,故大家在对厅堂进行布置时,理应体现家庭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焦点。既不可大面积留白,也不可装饰过多,给人拥挤之感,做到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间,自成天地。换句话说,门面不仅仅是体现脸面的地方,也是体现家庭教养、让孩子学规矩的地方。孩子的教养不高、规矩观念不强,这样的家庭又怎么会富裕呢,子孙辈辈穷也在情理之中。反之,孩子修养好、有礼貌,到哪里都会让人喜欢,不富都不可能。 

三、聊聊“知识涵养不能空(书房不能空) 

一场疫情打乱了不少人的生活节奏,居家办公也就成为常态化,众多打工人们面对线上办公也是各出奇招,既然没有书房,那就在餐桌上办公的,在茶几上办公的,在梳妆台上工作。

其实,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大家在装修房屋时,很少想起书房这一空间,但在古代书房是有条件的人家必备的生活空间。尤其是文人,书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存在书房。 

不过,古代的书房叫做书斋,是专门用作阅读、写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文人即使再清贫也会为自己整理出一间小小的书斋,因为他们以文为业、以砚为田。这一间书斋不仅是追求报效朝廷的起点,也是寻找自我、醉情诗歌的桃园,因此古人的书房是极为讲究的。古人的书斋有九大标准,听完这九大标准,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书房不能空了。    

首先,这书斋空间不必过大,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书斋也仅有8平米,若胸无点墨书房再大也只是摆设,各人可根据个人需求预留书斋空间。 

次,这室内得有点花鸟鱼虫,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若是长时间看书总会有点疲惫,赏赏花,逗逗鸟,偶尔松快一下也是极好的。 

其三,不必多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得备齐了,这可是文人们吃饭的家伙事儿。

其四,便是小榻一张,不论是午间小憩还是卧榻听雨都是极好的。    

其五,则是给小榻配上一张小几,春夏摆花,秋冬摆炉,怡然自得,好不惬意。

其六,这屋内必须得配上字画文玩,彰显主人的品位。

其七,一把好的“禅椅”也是文人的必备工具。 

其八,书斋、书斋,既然有书又怎么能没有书架呢,将自己看过,读过,写过的书放在书架上,光是看就有一种满足感了。 

其九,若是书房中还能够有些许乐器便是完美了,或古琴一张,或长萧一支,心怀愁。

结语

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实则是一古训,它在告诫我们:家庭生活的富足、家庭文化的传承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是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基石。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到充实不空,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