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是尊是贵看大门,是贫是富看新坟”这句俗语

(2024-06-13 19:48:31)
标签:

杂谈

在农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是尊是贵看大门,是贫是富看新坟”,难道“大门,新坟”这么重要?关系到尊贵与贫富?这句农村俗语有何深意?这样说有道理吗?今天,我就再次跟大家聊聊是尊是贵看大门,是贫是富看新坟这句俗语

说实话,对于是尊是贵看大门,是贫是富看新坟这句俗语,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于是,便请求老农解释一下这句俗语的意思。老农说:

一、聊聊“是尊是贵看大门”

在古代,凡是尊贵人家的大门都是朱红色的,朱门就是等级的标志。一般来说,王侯贵族家的大门全部是朱红色的,平民百姓,哪怕自己是富豪,也不能将大门漆成朱红色,否则,是会被杀头的。

据称,在宋朝的时候,东京城里有一个靠贩卖皮毛而发家的富户。这位富户为了显摆自己家有钱,便把黑油漆大门改成了朱红色,结果被人举报到了官府。于是,官府便派出兵丁将这户人家的主人捉拿到了官府,按律例本应该问斩,但由于这位富户在平时给官府上贡了不少银两,故判决这户人家的主人到边关充军十年。后来,这户人家的主人死在了边关。

《韩诗外传》中讲述道:“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禾巨),谓之九锡。”从这一段讲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排在第六位的“朱户”(朱漆大门),只能在天子有此礼遇并且恩准的情况下,才可以漆成朱红色。否则,哪怕自己是高官,也是不能随意将大门漆成朱红色的。一旦自己擅自将大门漆成朱红色,就违犯了律例,是一定要被治罪的。

不过,朱红色的大门仅仅用于皇帝御赐的官宦之家,官府的大门是不能漆成朱红色的。因为官府是皇权的象征,所以,官府的大门一般都漆成黄色。在汉代卫宏《汉旧仪》中有这么一段话:丞相“听事阁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意思是:丞相所议事的厅堂也是黄色大门,是不能随意漆成红色的,否则,就失去了皇权的威严。

因此,人们从大门的颜色上就能够辨别出这户人家究竟是官宦之家,还是普通百姓了。

如今,在农村,大门的建筑风格往往反映出家庭的地位和财富。那些财力雄厚的家庭,通常会将大门建造得高大华丽,其用料考究,工艺精湛。

例如,有些家庭会选用红砖作为大门两侧的装饰,并在表面涂抹水泥和贴上瓷砖。门楼则采用仿古材料,大门则由钢材、铝材或铜材制成。大门表面的样式可根据个人喜好定制,甚至可以模仿古代建筑风格。

此外,这些家庭还会在大门两侧放置门墩或小石狮子,以彰显家族的尊严和富有。石狮子具有镇宅辟邪的寓意,因此在农村门楼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比之下,普通家庭的大门则显得朴素低调。两侧墙壁通常用砖砌成,表面只涂刷水泥灰。门楼的结构较为简单,大门多为木质或铁皮材质,开关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遇到雨季,门楼可能存在倒塌风险。

二、聊聊“是贫是富看新坟”

所谓的“新坟”,也就是某户人家刚刚死了人,新修建起的坟墓。一般来说,富裕家庭会在亲人下葬后7天内竖起一块高大的石碑,而且,石碑上面还有碑楼,看上去非常气派。而贫困家庭由于财力有限,一般是不会在亲人故去后三年内立碑的。如果这户贫困家庭多少有那么一点财力,一般也会在亲人故去三年后再为亲人立碑,同时,一般也是不会有碑楼的。而对于大部分贫困家庭来说,一般是不会为已故亲人立碑的。因此,古代人去判断某户人家是贫是富,就会去看他家的“新坟”。倘若新坟上立有石碑,那么,这户人家就是富户;否则,就是穷困家庭了。

现如今在农村,人们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为逝去的亲人修建坟墓。富裕家庭的坟墓通常采用大理石或红砖砌成,表面涂抹水泥甚至贴上瓷砖。

在坟墓表面的石头上,常常刻有龙凤、山水等图案,以符合风水学的要求。这种坟墓的维护成本较高,每年清明节时需要进行清理和修葺。

而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他们为逝去亲人修建的坟墓则相对简单。一般选择在山坡或自家农田中挑选一块风水宝地,挖掘墓穴,将棺材放入其中,然后堆土成丘,即完成了整个过程。这类坟墓很接地气,它的维护成本较低,但还需定期清理杂草和多余的树木,并对坟墓进行必要的修缮。

但这类坟墓通常会因风雨侵蚀而降低高度,所以需要后人适时添土维护,以免土丘变矮,最终成为平地甚至总

写在最后

“是尊是贵看大门,是富是贫看新坟”这句农村古老的俗语,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从农村人修建的门楼便可窥见其家族地位与财富状况。而在安葬逝者的新坟上,也能反映出家庭的经济状况。

当然,现在这个看法在农村地区可能还起点效果,有钱富裕人家的新坟也还是豪华的,普通人家的新坟则看起则很一般。但在城市里,人去世后大家都埋在公墓里,差别不是太大,很难判断出谁家贫谁家富。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