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入、出梅
(2024-06-11 13:37:07)
标签:
杂谈 |
这段时间,我的家乡这边又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天气,不仅降雨增多了,而且强对流天气频发,这也导致了气温也是忽高忽低的,时而出现闷热潮湿的天气,家里的很多物件也常发霉。于是就有些人充满了疑惑,难道2024年是“早黄梅”了?甚至还有些老人说“早梅雨不休,晚梅旱断伏”,这可不是好兆头。那它是什么意思呢?2024年到底什么时候入梅,是不是“早黄梅”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2024年什么时候“入梅”?
首先要说的,农历“入梅、出梅”是一个天文学概念,与气象学上的“入梅、出梅”并不相同。从历年的情况看,两者时间吻合的几率也非常小。
关于“入梅”,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梅雨”。梅雨,顾名思义就是指梅子成熟时的降雨。它主要发生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此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的时候,因此得名“梅雨”,或者是叫它“黄梅雨”。
而且也由于在梅雨节气期间,降雨比较多,天气阴湿为主,所以会导致很多的物件也发霉,在有些地方也叫它“霉雨”,这也是黄梅雨期间的一个重要特点。
梅雨的形成与东亚季风有关。在梅雨季节,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稳定的降雨带。这种降雨往往持续时间长,雨量分布均匀,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然而,梅雨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长时间的降雨容易导致水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同时,梅雨季节也是病菌和虫害滋生的高发期,对农作物的健康构成威胁。
所谓的“入梅”,指的就是进入黄梅雨那天,也叫它“立梅”,而结束的那天就叫“出梅”或“断梅”。而至于何时入梅、出梅。
在过去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就是“芒后逢丙入梅,小暑遇未出梅”。这个在古代的不少书籍都有记载,比如在《神枢经》中记载:“芒种后逢丙日入梅”。意思是说芒种节气后第一个“丙日”就是入梅的第一天,而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末日”就是出梅了。因为这里的丙日、末日都是干支记年法中的单位,其每年的时间都是变化的,所以导致了每年入梅、出梅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根据这种说法,2024年的“芒种”是在6月5日,而“芒种”后第一个丙日是在6月11日,干支历中的“丙午日”。当天是农历的五月初六日,正好是端午节的第二天。
而小暑节气是在7月6日,当天的干支历是“辛末日”,正好就是小暑节气当天就“出梅”了。
二、“早梅雨不休,晚梅旱断伏”,2024年的早黄梅吗?
关于黄梅雨,在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根据黄梅雨的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分为在“长梅”、“短梅”和“空梅”。顾名思义长梅,就是黄梅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短梅”就正好相反。
还根据入梅时间早晚不同,又有“早梅”、“晚梅”和“倒黄梅”的说法,在古人的经验来看,入梅时间不一样、后期的天气状况也不一样。其中古人就总结了“早梅雨不休,晚梅旱断伏”。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入梅的时间比较早,这预示着在黄梅雨期间的雨水是比较多的,哪怕出梅了降雨也偏多。而如果当年入梅的时间比较晚,那么就雨水偏少,这样的干旱少雨的天气,可能会持续到三伏天。像2024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5日开始的,整个“三伏”天有40天,一直到8月24日出伏。
至于2024年是不是早梅,如果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那2024年确实是早梅了。因为往年都是在6月的中下旬才开始入梅,但是2024年却是在6月11日就已经入梅了。而且在农历这一天是五月初六日,是紧挨在端午节之后,是来的比较早的,所以2024年是早黄梅。而根据前面的谚语来看,早黄梅的话雨水也比较多,这也就正好应验了,2024年在南方很多地方的雨水的确是有点多,至少比往年多得多。
早黄梅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希望大家要早做好准备。一方面,早黄梅的话,意味着提前进入到梅雨时节,而且这个期间的降雨量较大,容易导致水涝灾害。另一方面,早黄梅的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像2024年是6月11日“入梅”,而在7月6日就“出梅”了,整个梅雨时节就有近一个月了,算是比较长的了,同时还可能在后面出现“倒黄梅”,这样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然而,早黄梅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提前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早黄梅的到来也预示着今年夏季可能会相对凉爽一些,这对于缓解高温酷暑带来的不适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入梅要除霉,不能床上躺”,2024年6月11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初六“入梅”,“5地要除霉”,指哪5地?
老话说“芒种逢丙入梅,小暑逢未出梅”。2024年6月11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初六是丙午日,芒种之后的第一个丙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入梅”的时间。南方入梅,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雨水稀里哗啦不停的下,我看了当地的一个天气预报,未来7~10天,都将带来连续的降雨。
高温的天气,遇到潮湿,什么东西摸起来都是潮乎乎的,甚至睡的被褥,也感觉湿哒哒的,这便是入梅之后的显著特点,到处潮湿,阴雨绵绵,相比较“三伏”天的炎热,笔者认为,这种天气,才更让人难受。
既然进入了梅雨时节,我们应该干什么呢?老辈说的好:“入梅要除霉,不能床上躺”,今日刚好就是“入梅”的一个时间,5地需要除霉,指的是哪5地呢?
1、书房要除霉。家里有书房的,记得要除掉霉气,平时要注意通风,但是时间不能太久,尤其是湿气比较大的时候,最好不要打开窗户,如果是天气相对比较好的时候,要记得把书本拿出来晒一晒。书籍遇到潮湿的环境,是最容易出现发霉的,而且会让整个的房间都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特别的难闻。
2、厨房要除霉。厨房当中,我们天天要做饭,在入梅的时间,不妨把厨房清理一遍,把所有发霉变质的东西都给扔掉,同时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另外尤其要注意家里的一个菜板,如果用的比较久,就重新换新的。它是最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而且由于现在湿度比较大,温度也比较的高,所以我们一定注意及时的除霉,以免有损健康。
3、院子要除霉。家里有庭院的,在这个时候也要行动起来,不要有空就躺在床上玩手机,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院子里的杂草之类的,都要及时的清理掉,尤其是一些破的衣物,更是要将其清理出去,这个也是“霉气”很容易出现的地方。庭院没有清理干净,就容易导致蚊虫滋生,那么在整个的夏天,你都会过的特别的难受,因此,院子里一定要记得除霉。
4、卫生间要除霉。家里的卫生间,这个也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要知道霉菌最喜欢的就是高温高湿的一个环境,卫生间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平时阳光照射的也比较少,尤其是卫生间不通风的话,墙角、瓷砖缝、瓷砖粘胶的地方特别容易滋生霉菌。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打扫,尤其是梅雨时节,要经常用水冲洗,以免出现发霉的一个情况。
5、衣柜要除霉。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苦恼,衣柜里面的衣服,明明已经洗干净了,可是时间久了拿出来穿,就会出现一股的霉味,又得重新去洗,这个属于很正常的一个现象,衣柜当中本来就不透风,一旦出现水汽,就容易引起发霉的一个情况。所以在衣柜里发霉的衣物要及时的清理处理,要充分的把他们烘干,里面也可以放入一些香囊还有干燥剂,用来除湿气。
写在最后
进入梅雨时节,到处都是一片湿哒哒的,那么此时我们就要勤快一点,不要老是躺在床上,要行动起来,把一些容易发霉的地方,都要及时的清理干净,把有可能出现的霉气,也清理掉,安康度过梅雨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