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过年上坟两大忌,犯了大忌失财气”这句俗语

(2024-06-07 07:17:10)
标签:

杂谈

在中华大地,自古以来,礼仪一直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扎根于周朝时期的礼乐制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社交准则。这使得我们被誉为礼仪之乡。从出生到升学、结婚再到去世,我们的一生都贯穿着古老的礼仪传统,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而当人们面临生死交替之际,丧葬礼仪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决定人生轨迹的重要仪式。

在这片地大物博、语言文化多样的土地上,虽然差异甚多,但在丧葬习俗方面却显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全国各地都遵循的过年上坟的两大忌,这一传统实践贯穿着中华儿女对故人的思念和尊重之情,成为中国丧葬文化中引人深思的一环。那么,究竟是哪两大忌让这个习俗在中华传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你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过年上坟两大忌,犯了大忌失财气这句俗语。

《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己虹狼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在古代,人们对待死者的态度可谓一丝不苟,奉行事死如生的传统观念。尽管生死无常,然而死者的后事却需要同样认真对待,绝不能有丝毫马虎。这一观念贯穿于下葬前的一系列仪式,让逝者的离世不仅不掩盖生前的辉煌,反而要在死后展现更多的仪仗与庄重。

在下葬前,人们进行拭身净容和“穿戴寿服”的仪式,旨在尊重逝者,为其最后的时刻注入庄重和尊严。而随后的发讣告、等待亲友前来祭奠,更是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亲情的回响。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拉长至清明、过年等传统节日,让逝者的亲属们持续保持对其的怀念和祭奠之情。

下葬并不代表着事情的完结,每逢清明、过年等重要的传统习俗节日,死者的亲属们还要去上坟祭奠逝去的亲人们,而在上坟这件事上,也有很多的讲究。比如,全国各地都讲究的过年上坟两个大忌,你知道是什么吗?

一、女子不可以参加祭祀活动。在上坟这一传统习俗中,有着独特的讲究。每逢新年,家庭团聚是无可避免的,而这个团聚也包含了全家一同上坟,为逝去的亲人们送上思念和祝福。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条看似古老而深刻的规矩,即已嫁出去的女人不能参与上坟的仪式。这似乎是对女性地位的一种限制,让她们在这个重要的祭祀时刻只能安静地待在家中,成为过年上坟的第一大忌。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在面对祭奠父母的时候,尽管内心充满对父母的深情,但却受到当时盛行的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古人有一句常言: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强调了女儿一旦嫁人,就脱离了原生家庭的归属。这一观念导致媳妇儿在嫁出去后很少回娘家,因为回娘家的行为可能被解读为夫妻关系不和谐,甚至可能导致被休妻的尴尬情境。

而且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地位存在明显的男尊女卑现象。一旦女人嫁到了丈夫家,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以男方为主,有些地方甚至规定妇女要随夫性,与娘家彻底断绝往来。这种观念的深刻根源在于儿子被视为传承家业、延续香火的希望,而女儿则被认为已经不再是娘家的一份子。

因此,在过年上坟这一传统时刻,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前来祭奠,这就可能被误解为她在娘家过得并不如意,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丈夫不善待她的象征。这对于娘家而言,将面临颜面扫地、声誉受损的困境,被视为不吉利的现象。古代社会普遍认为女儿已经不再是娘家的人,她的生活和状况与娘家已经没有直接的关系。

此外,在过年上坟时,如果女儿前去祭奠,也可能被误解为这家庭没有儿子。在古代的观念中,缺少儿子被认为是断子绝孙、家业中落的象征,甚至可能导致生财不足的看法。因此,女儿的出现可能被视为不祥的征兆,被认为可能犯下大忌,导致失去财运。

二、不可带桃木枝。前去祭奠时所携带的物品也有其特定的传统。通常,人们选择携带迎纸以表达敬意。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携带各种物品的方式也在逐渐变得多样化。尽管如此,有一点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即与桃树相关的东西。无论是桃树的枝干还是制成品,都被视为不可带到亲人坟前的禁忌之物,成为过年上坟的第二大忌。

在古代观念中,桃木被视为一种阳性的树木,而鬼魂则被认为具有阴性属性。这造成了古人对桃木的特殊看待,将其视为对抗邪灵和鬼魂的神圣物品。在和捉鬼相关的影视剧作品中,道士们常常手持桃木剑进行法事,因为鬼魂对桃木产生畏惧。这源于古人的世界观,将桃木视为阳性、具有驱邪作用的树木。

人去世后,无论是成为鬼魂还是留下一缕魂,其属性被认为是阴性的。在古代的观念中,鬼魂更倾向于亲近松、柳等阴性树木,而对阳性的桃木则感到惧怕。因此,古人选择在坟墓附近种植松柳等树木,以避免鬼魂的靠近。这一做法也反映了对逝者的尊敬,希望他们安息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

实际上,坟墓旁种植松柳而不是像桃树这样会结果子的树木,还有另一方面的考量。古人认为,如果在坟墓旁种植桃树,过路人为了解渴可能会摘取桃子,导致踩踏坟墓,这被视为对逝者的不敬之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选择不结果子的松柳等树木,以确保坟墓的安宁和尊严。

古人对祖先的气运和祖宗保佑也非常注重。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能够庇佑后代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如果后代带了桃木等被认为不吉利的物品前去上坟,可能会被视为削弱祖宗的气运,影响祖宗对后代的庇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人强调过年上坟的两个大忌,因为犯了这两个大忌可能导致祖宗对后代的保佑减弱,甚至带来不祥的后果,使家道中落、破产成为可能。

随着现代社会思想的开放和多元化,古代的一些传统习俗逐渐在人们心中淡化。其中,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来上坟的观念也在现代逐渐被放宽。现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而对于女儿回娘家上坟这一行为,已经不再被认为是违背家庭伦理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女儿在过年等时刻选择回娘家祭奠父母,这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对家庭传统的尊重和对亲情的深厚感情。

桃木剑作为家庭驱邪的物品,在现代依然受到一些人的信奉。然而,在前去上坟时,很少有人再将桃木剑或其他与桃木相关的制品带上坟。这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的逐渐淡化,以及人们对于宗教和迷信的态度发生变化。上坟更加强调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怀念,而并非特定的仪式物品的使用。

结语

关于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来上坟这一点,随着现代人们思想的日益开放,已经很少有人会在乎这个了,过年上坟时前去祭奠父母的女儿也不在少数,并没有对家庭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因此这种习俗不必刻意去遵守。

桃木剑作为现在人们还在用的家庭驱邪必备之物,信奉其效用的也大有人在,不过从古至今也很少有人会带着和桃木相关的制成品前去上坟。上坟表达的是在世的人们对自己逝去亲人的怀念,只要心意到位了,长辈们也一定能够感觉得到。

总之。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尊重个体的选择和信仰差异。因此,是否遵循古老的传统习俗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观念,而不再受到严格的社会规范的束缚。无论是女儿回娘家上坟,还是选择不带桃木制品,人们更注重心意的表达,相信亲人在天之灵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在这个多元而包容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珍惜亲情,尊重个体选择,同时也更加理性地看待宗教和传统观念。因此,过年上坟这一传统,不再需要刻意去遵守特定的规矩,而更多地成为人们表达感情、回忆亲人的一个温馨时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