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这句俗语

(2024-06-06 07:55:32)
标签:

杂谈

华夏文明深厚而广大,俗语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闪耀出智慧的光芒。这些俗语因其质朴而深刻的道理,常被亲切地称为“老人言”。它们主要源自于古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总结,因此种类繁多,涉猎广泛。在生活方面,有诸如“富不交三友,贫不求三人”的警世箴言;在房屋选址上,则有“不怕屋后塘,就怕抬轿房”的经验之谈;而在择偶问题上,更有“宁娶从良女,不娶过墙妻”的明智告诫。这些俗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色彩和深刻的人生智慧。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就利用十二地支作为计时单位,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也就是说每个时辰两个小时。分别用十二地支记作子时,丑时,寅时……。又用作为计时单位,把白天和黑夜分开。一夜分为五更,我们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古时候有这样一种职业打更打更就是更时交替时,通过巡街敲梆子提醒熟睡的人们,此时是什么时辰了,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叫更夫或者打更人

民间有句老俗话叫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也就是把夜五更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你知道这句话中,每一更都代表了什么意思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这句俗语。

在浩如烟海的俗语中,有这样一句别具一格的话:“一更人忙,二更灯火明,三更幽鬼现,四更贼影动,五更鸡鸣晓。”这句话以别致的方式描绘了古代夜晚不同时段的特色。在古时,人们通常借助“更”来划分夜晚的时间,因此这句俗语应运而生,通过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反映了每个时辰的独特氛围。从一更时分的忙碌人群,到二更时分的灯火辉煌,再到三更时分的幽暗神秘,四更时分的贼影憧憧,直至五更时分的鸡鸣报晓,每个时段都有着独特的场景和氛围。

一、聊聊“一更人”

在古代,“一更”对应的是戌时,即现代所说的晚上七点到九点。由于这个时段通常是人们归家或正用餐之际,因此“一更人”一词,意在描绘这个时间段家中人丁兴旺,且多数尚未就寝的景象。古代的“一更”时长约为两小时,依此类推,“二更”则对应亥时,“三更”对应子时,“四更”对应丑时,而“五更”则对应寅时这一时段。

二、聊聊“二更火”

在古代,亥时对应着现代时间中的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段,众多家庭都会点亮家中的灯火,形成一幅幅温暖的夜景,因而有了“二更火”这一称谓,意在描绘此刻家家户户灯火阑珊的景象。同时,也有人警示说,在这个时段需要格外小心灯火,因为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火势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故防火之意识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

三、聊聊“三更鬼”

每当提及三更时分,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那句俗语“半夜三更”,确实,这个时刻已经颇为夜深人静了,具体指的是夜晚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之间。在古代,由于缺少现代家电的娱乐和照明,人们的作息普遍较早,因此三更时分街道上往往一片寂静,几乎难觅人迹。这便是“三更鬼”一词想要传达的意境——这个时辰,世界仿佛被一层神秘的寂静所笼罩。此外,受限于古人的认知范围,他们常常相信这个特定的时间段里,会有一些难以解释、带着神秘色彩的东西悄然出现

四、聊聊“四更贼”

在古代的计时法中,“四更”时刻相当于丑时,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约是凌晨一点至凌晨三点。由于这个时段多数人正处于深度睡眠之中,因此也成了一些不法之徒选择行窃的高发时段。而“四更贼”这一说法,正是提醒人们,在这个“时间段”要特别加强防盗措施,确保家中安全。在古代,为了告知人们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打更人通过敲击梆子或铜锣来报时。

五、聊聊“五更鸡”

“五更”在古代乃寅时之代名词,若以现代时间计,则相当于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际。而此段时光之所以被称作“五更鸡”,皆因此时诸多鸡鸣之声此起彼伏,犹如宣告新日的到来。至于那句脍炙人口的“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实则是对古代各个时辰特色之生动描绘,从人的活动到自然的声响,无一不展现着那个时代的风情与氛围。

写在最后

现今来看,“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这样的说法或许显得陈旧,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更为精准的时间计量手段。然而,在我看来,这句话的价值并不在于其计时方式的精确性,而在于它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能让后人在阅读中汲取到一些宝贵的历史知识。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