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家有四样,不富也旺”这句俗语
(2024-06-03 06:43:46)
标签:
杂谈 |
人的一生,都是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家庭温馨、事业顺利、生活富足、人际关系和睦,是构成幸福生活的要素。
在这其中,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更是一个人发展事业、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俗语中讲“家有四样,不富也旺”,深刻剖析了一个家庭富裕兴盛不可或缺的四要素;那么,“家有四样,不富也旺”指的是哪四样?家庭兴旺发达的征兆?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家有四样,不富也旺”这句俗语。
一、人人要拥有一颗包容宽恕之心
明代学者薛瑄说过:“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一个家庭,如果互不相让,互相计较,动不动就为了一点鸡毛蒜皮争执不停,这样的家庭是没有大出息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是求存同异,而不是非黑即白。宽容,是最有力量的智慧。我们要把家庭当作一个道场去修行,学会相互尊重,懂得相互包容,遇事少责怪,不富即贵。
作为家庭里的成员,每一个人都要把“宽恕”二字牢记心中,宽恕二字说起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就很难,宽恕之心不仅在朋友之间很重要,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同样很重要。中国的汉字十分有魅力,把“恕”字拆开就是“如、心”,意思就是说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候,要用一颗仁爱的心去关心对方、体谅家人,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家人,只有家庭成员和睦了,这个家才能事事顺当,事事旺盛,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二、人人要拥有一颗互助友悌之心
悌(ti),是指兄弟姐妹之间要团结和睦。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以外,与你在血缘方面最亲近的人,也是能够陪伴你人生走的最久的人。
关于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维护好这份亲情,切莫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了感情。凡事要多出力,少计较个人得失。
兄弟姐妹哪一家有事,应该竭尽全力去出手帮助,这样才能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有了凝聚力家庭也就跟着兴旺发达了。
宋·黄元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当这句不再成立,家人友爱,邻里互助,也就离一个家庭的兴旺不远了。
三、人人要拥有一颗孝顺之心
父子关系是五伦之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父慈子孝,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养父母,这是伦常大道,是自然法则,这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根本,这叫顺天者昌。
父母关心爱护子女,这是人的天性;子女孝养父母,这是人的本分。虎毒尚不食子,小羊尚知“跪乳”,如果父母不爱护子女,子女不孝养自己的父母,这就是违背人的天性,没有尽到做人的本分,这个家庭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古人讲“子不孝,父之过”,现在社会 不孝的现象很多,很多老人都抱怨子女不孝,其实主要责任还是在父母,父母没有做好榜样,没有以身作则,才会有不孝的子女,父母为什么没有做好榜样?因为他的父母也没教过他呀!这就是孝道的传承出现问题了,值得我们的深思。
总之,孝心也就是孝敬父母,不仅如此长辈们也要给小辈做好榜样,做好“父慈子孝”的表率,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民间俗语:“生育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百善孝为先”,所以说孝敬父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如果一个家庭出现子女不孝顺的话,对父母来讲是非常痛心的事情,久而久之家运也会逐渐衰败下来,反之子女孝顺家里父母都会过得舒心,家运也会变好。
四、人人要拥有节俭之心
节俭,不用过多的解释,就是节约、节省的意思。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美德,正如唐·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当一个人处处都是花钱大手大脚的话,即使家里有再多的财产也经不住去败,当两个人组成家庭以后,身上就多了一份担子,叫做“责任”,再也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了。
在如今社会,出现了很多的“啃老族”和“月光族”,这些人他们不懂得节省开支,每个月挣多少钱花多少钱,这样的人年轻时有父母可以依靠,那么等父母老了之后还能依靠谁呢!这种现象是一种很令人悲哀的现象,试想一下,如果家庭里出现了这样的人,一个家庭还怎么能走向富贵和荣华呢!因此家庭里的成员要想富贵,只有人人要拥有一颗节俭之心。
写在最后
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常怀包容之心,尊重家人,换位思考,家庭越来越和睦;保持互助之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家庭越来越和谐;永葆孝顺之心,感恩父母,回报长辈,家庭越来越美满;拥有节俭之心,倡俭戒奢,人人做起,家庭越来越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