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句俗语

(2024-05-13 07:33:30)
标签:

杂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只有高雅的诗词歌赋,还有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俗语虽然听起来没有诗词那么文雅,但每一句都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沉淀,蕴含着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

俗语很通俗地描述出了人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而许多俗语都是关于人们的面相的,人们将对一个人面相的描述和一些形容人的长相和性格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给后人传授经验的目的。

显而易见,俗语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是经过日积月累的经验之后才总结而成,可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就有点例外,它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甚至有些荒唐,而且它形成的时间也比较晚,形成于清朝末年,这句谚语甚至还和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有关。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句俗语。

一、俗语的来历

其实,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句俗语的来历说起来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在许多人眼里,慈禧太后是一个误国的存在,回看清朝的皇帝,有资质平庸的,也有能力出众的,但他们对于朝政从来都很认真勤奋,也很努力地治理国家,让国家变得更好。但慈禧掌权后,清朝就开始全面退步的局面。

对慈禧误国的这种现象,许多人解释不出其中的原因,于是就归罪于慈禧的属相不好。

慈禧生于1835年,这一年是农历的乙末年,是羊年,所以慈禧属羊。凑巧的是,当时的李鸿章和曾国藩等国之重臣也都属羊,再加上满清后期吏治腐败,为官的不仁,民间就非常憎恨属羊的权贵。

如今看来,李鸿章和曾国藩应该是很有建树之人,可在当时的人看来,他们一个是屠夫,一个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因此并不被世人所认可。

而早在《周易》中有记载:十羊九福全,意思是十个属羊的人中有九个都是极有福气的人,和后来的说法完全相反。

出现误差的原因是,后世的人将十羊九福全中的听成了,是不好的意思,因此这一句原本称赞羊属相的俗语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直到清末慈禧时期,这句话又被重新提及。

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一句语就是人们根据当时的慈禧太后做的荒唐事改编来的。那么羊目四白是什么意思呢?

二、俗语的含义

其实,羊目四白这句语出自北宋时期的一本相书,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特别的关注,也没有变成俗语口口相传,直到清朝时期才逐渐变成了俗语被人们传颂。

除了这句北宋时期留下的句子作为后来形成俗语的基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清朝的文献中收录了各种各样的案件,其中不乏女子通奸案件,而在这些案件中,犯事的女子大多都长着一双四白眼。于是就有人对这件事做了规律总结,导致许多人就认为如果一个女子长了一双“四白眼”就会水性杨花、品行不端。那么什么是“四白眼”呢?

所谓的“羊目四白”其实就是人的眼睛像羊的眼睛一样,眼瞳四周留白很多,但黑眼珠很小。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比较大,上下眼睑之间几乎没有留白,给人一种很呆滞的错觉,而“四白眼”则会给人一种活泼开朗的感觉,因此当这种眼睛出现在女子身上时,就会比较妩媚动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黑眼球相对小一点的人会给人一种眼睛有神,很秀气的感觉,对于那些五官并不出众的人来说,一双有神、惹人怜爱的眼睛,也会让许多男人为之心动。

即使这些女人原本对男人没有什么想法,但禁不住一些心怀不轨的男人在自己身边甜言蜜语,就会容易做下错事,于是就有了后半句的奸夫入宅。在这句语的影响下,古时的人们信奉丑妇是家中宝的准则,并总结俗语警示后人。

此外,除了“羊目四白”的女人不被接受之外,属羊的女子也不被人认可接受,甚至有人在书中写下女子属羊当空房的句子,实在令人气恼。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这句话让许多女子都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因为属相是“羊”就要受到许多的歧视和区别对待,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

三、俗语的背后

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句俗语本身就带着极强的针对性和仇视性。在清朝之前,十羊九弗全的观念并不普遍,人们也并不很赞同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句话,但在晚清之后,人们普遍抵抗属相羊的女子。

属羊的女子经常被人们当作洪水猛兽,因此古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嫁不出去,索性就在孩子的生辰八字上造假,都会被家人暗箱操作修改一番。

而这种操作表面上看来是人们抵抗属相,但实际上是晚清百姓对慈禧太后统治的反抗。毕竟慈禧太后的统治给许多百姓的生活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这句俗语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人们的一种发泄。

但那些属相属羊的女子又何其无辜,她们受这句俗语的影响被人们敌对仇视,被列入不祥之人的名单,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未来。因此,从这里来看女子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句俗语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而现代人也不像古代人那样迷信固执,他们没有了古代封建思想的束缚,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处事观念,因此也并不相信这些。

也正因为现代人的思想比较开放,比较自由,许多人认为古代的俗语片面落后,迷信封建,不适合现代的人来学习借鉴。但从俗语的广义层面来看,俗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许多俗语也的确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另外,俗语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明扼要,他可以用很少的字来表达出一个很深奥的道理或者是一个需要费很多口舌的事情。因此俗语依然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需要传承和发展的瑰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