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六──谷雨
(2024-04-20 06:48:23)
标签:
杂谈 |
2024年谷雨有感5
根据新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2024年的“谷雨”的准确时间为4月19日,农历是甲辰年三月十一,21时59分。
眼瞅着这春天就要走到尾声了,今年的谷雨节气今天来敲门啦。不过今年的“谷雨”可有点特别,跟以往不太一样。要知道,清明节那天是4月4号,按照老规矩,清明过后隔上个十五天,那就是谷雨。这么一算,今年谷雨就在4月19号翩然而至,比平常年份提早了一天。哎呀,不光阳历日子提前了,就连农历上也显得格外着急,三月十一那天,谷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报到了,比平时可早了不少。
老人们常说:“谷雨要是落在月初头,寡妇都不用犯愁。”那么今年这谷雨,到底算不算“月头”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啊,农民朋友们,你们可得提前打起精神,做好各项准备哦。为啥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谷雨,这名字一听就有故事,它是春天最后一个登场的节气,代表着春姑娘收拾行囊,准备交接给热情洋溢的夏天。古人们为啥给它取名叫“谷雨”呢?其实啊,那会儿人们主要靠种地吃饭,这节气一到,雨量明显增多,气温蹭蹭上涨,大地就像刚睡醒的娃娃,精神头儿十足。特别是那些谷物作物,这时候喝足了水,晒足了太阳,那长势,就跟吃了化肥一样旺。所以,“雨生百谷”,这名字就这么应运而生,既形象又贴切。
谷雨节气呢,古人还给它配了三场“微电影”,这就是所谓的“三候”。第一候,叫做“萍始生”,就是水面上那些漂来漂去的浮萍,开始大规模“繁殖”,一片片绿油油的,跟湖面铺了一层绿地毯似的,好看得很。第二候,“鸣鸠拂其羽”,主角换成斑鸠这类鸟儿。它们开始“捯饬”自己的羽毛,梳妆打扮一番,好像在说:“春天都快结束了,我们也要精神抖擞迎接夏天。”这一幕,象征着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开始活跃起来,整个世界生机盎然。最后一候,“戴胜降于桑”,画面切换到桑树上。有一种头顶五彩羽冠、长得特有个性的鸟儿——戴胜鸟,它这时候喜欢飞到桑树枝头歇脚。为啥选桑树呢?因为桑树下面,往往是蚕宝宝们的乐园。戴胜鸟一来,就好像在告诉人们:“蚕宝宝们快要出生啦,养蚕织丝的活儿也要提上日程咯!”这也预示着,农民伯伯们又要开始忙忙碌碌,准备新一轮的春耕春种啦。
你知道吧,这“谷雨”啊,那是春季里的一个重要节气,对咱农民伯伯来说,它可是农作物种植的黄金期。老话说得好,“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时候啊,黄瓜、茄子、豆角什么的蔬菜,还有棉花、花生、高粱、玉米、红薯这些庄稼,都得赶紧播种或移栽,错过这个节气,可就耽误了一整年的收成。所以呢,老一辈人琢磨出一句老话:“谷雨在月头,寡妇不用愁”。这句话是说,如果谷雨节气恰好赶在农历三月的上旬,那就意味着春天的雨水来得早,气温回升也快。这样一来,庄稼们就能按时播种,茁壮成长,到收获季节肯定丰收满满。在这样的年景里,就算日子过得再艰难的寡妇,也不用担心没米下锅,日子照样过得舒坦。你看,古人对“谷雨在月头”那是相当认可的。
不过呢,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谷雨节气落在了三月十一日,正好是三月中旬。这就引出了老话的下半句:“谷雨在月中,寻秧乱筑冲;谷雨在月尾,寻找秧不知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谷雨节气落在三月中旬,那这一年雨水可能会特别大,哗哗地下起来能把刚播下去的秧苗冲得七零八落。要是谷雨节气再晚点,跑到三月下旬,那更不得了,雨水恐怕会更大,把秧苗冲得无影无踪,农民伯伯想找都找不回来,你说愁人不愁人?
民间关于谷雨节气的种种说法可丰富着呢,其中有一种挺有趣的,就是根据谷雨节气到来的时间早晚,来预测当年夏天的炎热程度。您听听这两句话:“谷雨在月头,六月热死牛”、“谷雨在月尾,六月穿棉衣”。这两句话说白了就是,如果谷雨节气赶在三月上中旬,那意思就是接下来的夏天热得邪乎,热得连牛都扛不住。反过来,要是谷雨落在三月下半月,那就预示着六月可能会凉快些,“穿棉衣”自然是夸张了点,但足以说明天气不会那么热。
关于谷雨节气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谷雨不怕雨,清明不怕晴”、“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这些老话的意思是,清明时节天气晴朗好得很,谷雨时分最好能多下点雨。
这是老祖宗们多年经验的结晶,他们认为谷雨时节下雨,意味着后续雨水充沛。要知道,谷雨过后气温蹭蹭上涨,阳光也毒辣起来,这时候来场及时雨,对农作物生长可是大有裨益,尤其是那些刚播种下去的作物,正需要雨水滋养呢。所以,谷雨时节下点雨,只要别下成瓢泼大雨就行,绝对是好事一件。
这些经验之谈,都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再给您讲个说法,“谷雨在月头,寡妇不用愁”。为啥这么说?因为谷雨来得早,意味着春雨来得早。古时候有句话叫“春雨贵如油”,就怕春天滴雨不下。今年谷雨正好是三月十一日,按照老辈人的说法,今年雨水估计少不了。还有啊,今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意思是上半年雨水充足,农民朋友们可得提前做好准备哦。
您瞧,今年拉尼娜现象又杀回来了,很可能带来极端天气增多,农民朋友们更要未雨绸缪,做好防洪抗涝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