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有福之人,必有三寡”这句俗语
(2024-04-17 06:08:56)
标签:
杂谈 |
众所周知俗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使用范围广泛。然而每个人对俗语的解释和理解不同,但大致反应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
俗语作为我们熟悉的语言,是经验的总结,也是历史文化的沉积,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说有警示作用和教育意义。
当你在生活中一段问题时,可以参考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相信对你的人生有指导作用,而你也能正确地对待。
人生下来不会一帆风顺,即使再幸运的人也会遇到挫折,当你面对时是否会选择跨过?有的人不能经受考验,在生活中会犯下错误,以至于用一生时间背负这罪恶感。
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逆行者,往往走上坡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吃力,但是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雨后的彩虹,所以人这一辈子,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若是生在富裕人家,那就是福气,可是谁也不能决定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只能努力寻找福气,福气怎么才能获得呢?经常在老一辈人嘴里听到这样一句俗语:“有福之人,必有三寡”,那么“三寡”指什么呢?有道理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有福之人,必有三寡”这句俗语。
什么是有福之人?有人觉得福气从出生就注定了,也有人觉得福气是靠后天努力得到的。绝大部分人认为,家庭幸福、儿女孝顺、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气。其实,有福之人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老辈人常说,“有福之人,必有三寡”,真正有福气的人,身上一定有以下三个特点,寡言、寡欲、寡行!
一、聊聊一寡“寡言(谨言)”
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自然是觉得会说话的人才是有福气的。那种寡言少语的人,一般都是无福之人。但是这里的“寡言”,并不是沉默不语的意思。而是说一个人说话谨慎的意思,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俗话说得好,言多必失,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失去一些东西,就是因为话太多了。与其把好听的话挂在嘴边,不如多做事少说话,福气自然会源源不断的来。除此以外,这里的寡言还有深思熟虑的意思。说什么话之间都会经过思考,而不是不过脑子直言直语,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祸从口出”,少说话会说话,才能让自己更加理智冷静,遇事才能不慌不忙。
总之,古语有云:“舌为利害本,口是福祸门”。寡呢,是少的意思,我们这里说的寡言,并不是说不让你说话。不说话的人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比较内心,而且不好沟通,很难能交到朋友的。相反,话说得多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二、聊聊二寡“寡欲(清心)”
人这一生,聪明很容易,难得的是糊涂。清朝乾隆年间的大画家郑板桥言:“难得糊涂”。有一些时候糊涂一点,也没什么不好的。这里寡欲的意思,就是“清心寡欲”,少想那些让自己痛苦的欲望,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要学会适当的装糊涂。人一辈子碰到的欲望太多了,越聪明就越容易被欲望支配。糊涂一点神经大条一点,反而会活得自由开心,随心所欲。能够清心寡欲,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些让自己痛苦的,让自己幸福快乐,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就是最大的福气。
总之,古人有云:“饥饿思温饱,富贵思淫欲。”不论是贫还是富,对于欲望要有克制,尤其是对于一些让人逐渐消沉的消遣之事,更是不去触碰,很多人有钱之后,就开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爱好,越来越痴迷于此最后难以自拔,导致人生一败涂地。
欲望让人忘记真正的自己,从而走火入魔,在邪门歪道上面越走越远,自然福气是不会长久的。
三、聊聊三寡“寡行(慎行)”
所谓“寡行”并不是说不行动,而是让人三思而后行。太多事情不是冲动,就能够解决的。在行动前一定要充分思考,才能规避很多的风险。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也能够更好的应对。如果只是凭着一股子冲劲,想一出是一出,只会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甚至还会让自己掉入深渊,无法再翻身重来。机会一直都在,只有认真思考准备才能抓住它,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让自己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
总之,老话常说:“少吃咸鱼少口干,少管闲事少麻烦。”我们在生活中多管闲事的人无处不在,比如同事之间,有些人就觉得,这个事情我经历过,我会,应该这样那样来做。还比如网络上的“吃瓜”群众,哪里有瓜,哪里凑。切记,无论关系如何,都不能忘了把握这个分寸。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有福之人,必有三寡”,这句俗语蕴含的道理。福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和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只有真正能够控制自己言行、欲望,认为思考自己未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