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狼怕一托,狗怕一摸”这句俗语
(2024-04-16 09:32:25)
标签:
杂谈 |
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中,我们的老祖宗们为了更好地将一些道理传承下来,便将一些道理变成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告诫流传了下来,这也就是俗语。
如今流传的俗语基本包含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些俗语大多都是老祖宗们的经验之谈,包含了先辈们的智慧。
可是,有些俗语,没有经历过具体事情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有一句俗语:“狼怕一托,狗爬一摸”。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狼怕一托,狗怕一摸”这句俗语。
众所周知,狼是非常凶悍的动物,在过去,山里人家走夜路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狼。笔者小时经常能听到狼嚎,见到村民圈养的鸡、羊等牲畜被狼叼走吃掉;在上小学、中学时,上、放学的路上时曾多次碰见了狼,其中一次是见到一小孩被狼叼着,大人们手拿着锄头追赶;另一次是一只大灰狼追赶笔者和同学。而“狼”又是群居动物,一般出现了一只狼,那么很快也就会有很多狼出现,人若是碰上很难逃脱。小的时候总是被大人吓唬,不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大人们就会说狼会把不听话的小孩叼走。狼在人们心中最明显的习性,就是凶狠、狡诈、嗜血。然而现在,我们都知道,很难再见到“狼”了。
随着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城市化,即便是在农村的山上或者田野中,也很难听到和见到狼的声音和身影了。狼是肉食动物,那么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在山上遇到狼的时候,都是如何逃脱呢?所以今天笔者就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狼的俗语“狼怕一托,狗怕一摸”,老祖宗们用他们多年的经验来告诉我们遇到狼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办。
一、聊聊“狼怕一托”
“狼”这种动物凶狠异常,而且较为多疑。如果在山上时不幸遇见了孤狼,那么这个时候逃跑是最愚蠢的选择,暂且不论是否有狼灵活,但是论奔跑的速度,也没有几人能够比狼更快。
此外,当人转身逃跑之时,无疑给了狼一个信号,那就是这个人对他没有威胁性。这个时候狼就会爆发全部的力量,势必要将烟枪的这个人抓到当成食物。况且在逃跑的时候,人就会将背面暴露给了狼,如果狼对人发起了进攻,逃跑的人根本无法躲闪,这样无异加大了受伤的可能性。
那么当人们遇到狼时,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呢?这时,先辈们总结出来的俗语“狼怕一托,狗怕一摸” 就有了大用。
“狼怕一托,狗怕一摸”这句俗语前半句“狼怕一托”中的“一托”指的是用一托长的木棍防身,大概是两只手伸开的长度,差不多一米七左右。
在那时候,如果有人上山,家中的老人们常常会嘱咐上山的人要随身携带着一根较长的木棍。
众所周知,怕火是大多数生物的天性,在晚上点上火把,可以许多动物都不敢靠近,如今在一些影视文学作品当中,我们也可以时常看到有人用火把吓退狼群的情节,那么这根木棍是用来生火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火把早就被手电筒、头灯等照明设备代替,再说当人们遇到了狼,现生火把也不一定来得及。所以,这个木棍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来生火的,而是在遇到“狼”时将这根木棍托起来。
相信大家都见过举枪瞄准的动作吧!而按照先辈们的经验,当人在遇到狼的时候,将木棍想托枪的样子托起,并且“瞄准”狼。这个时候性情多疑的“狼”看到人没有逃跑,并且举枪的样子,就会认为人手里拿的是可能会对它造成伤害的猎枪,因此会产生防备心理,不敢轻举妄动。
切记,这个时候人千万不能表现出胆怯,甚至要表现得比“狼”更加的凶狠。这样狼就会转身走掉,甚至是去寻求帮助,这时人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哪怕“托枪”无效,也可以用木棍击打狼的腰部以及前爪,只要将狼击伤,那么就可以将危险降到最低。
不过,“狼”可是群居动物,要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尽快逃离,切不可多做犹豫。
二、聊聊“狗怕一摸”
这道理和狼是一样的。千万不要跑,越跑越追。“狼怕一托,狗怕一摸”这句俗语后半句“狗怕一摸”中的“一摸”指的就是蹲下来做一个摸砖头的动作。若是遇到恶狗袭击的话,那么蹲下来看能否在身边找到一些石头或者是木棍之类的东西,装作要攻击它的样子,那么,“狗”看到之后就会害怕的后退。即便是你一时找不到什么东西也没关系,只要假装弯腰蹲下来捡东西的样子,那么狗就会以为你是在捡东西准备攻击它,然后它可能就会躲得你远远的,这也是狗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为何?
道理很简单。人们在遇到野狗的时候,也不能转身就跑,更不能表现出怯懦跟慌张。
人们都听过“狗仗人势”这个成语,如果人的气势弱下去了,那么狗的气势就会变强,变得更加的凶狠以及疯狂。
那么如何面对野狗呢?前辈们也根据经验总结了一句俗语,那就是“狗怕一摸”。这个“摸”可不是让人去摸野狗,而是面对与人对峙的野狗时,要将手伸向地面,做出要摸向某样东西的动作。
由于狗与人类较为亲近,这个动作就会让狗以为,人要摸东西打他,这个时候狗就会转身而逃。当然这种办法只会对一般的狗有作用,若是遇到像“藏獒,狼犬”类似凶狠的大型犬,可就不一定有用了。
写在最后
老祖宗们的经验之谈~“狼怕一托,狗怕一摸”。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教给了人们在遇到这两种动物时的应对方法,使人们避免被伤害。这就不得不让人钦佩先辈们的智慧,同时更是要感谢先辈们能够将宝贵的经验,总结成俗语,口口相传地传承下来。
如今,经过祖先们的不断总结与概括,俗语已经涉及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为人处世,都有祖先们的经验之谈以及对人们的告诫。
可是,想要真正的体会俗语的魅力,了解俗语中包含的道理,则要明白俗语所讲述的内容,不能胡乱地去引用。
例如说“笨鸟先飞”,“枪打出头鸟”这种俗语,就要先明白其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设身处地地去学习以及应用,不然很容易就要闹出笑话,反而适得其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