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年俗正月廿七“人胜节”“老人节”

(2024-03-07 07:59:34)
标签:

杂谈

按照我国的传统,通常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也就算过完了,人们回归正常生活。何?因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夜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传统的过年,一般是到元宵节止,也就是说,元宵节既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象征过年活动的结束;因此,我国很多地方至今仍把过元宵叫做出节。如果说春节是过年的开始,那么元宵节则是过年的结束。

其实,民俗中正月都是年,在老传统中农历正月里还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像农历正月廿五的“填仓节”、 农历正月廿六的“观音开库日”,而到了农历正月廿七这天就是人们熟知的人胜节。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人胜节是农历正月初七,在这里怎么变成了农历正月廿七?其实,农历正月的逢七都可以说是人日,那么具体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民间神话传说中女娲娘娘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依次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六畜,到了农历正月初七又创造了人,因此农历正月初七这天也被称为人日。不过为了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古人又规定了小孩的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中年人的人日是农历正月十七,而农历正月廿七则是“老人日”。

在旧时代,人们习惯根据三个人日(三个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十七、农历正月廿七)的天气来判断吉凶、占卜新一年的运势,如果这三天的天气晴朗则表示家人平安、人丁兴旺;如果是阴雨天,则反之。

现在人日之际人们不再根据天气占卜吉凶,但也流传下来了诸多规矩和禁忌,尤其是农历正月廿七“老人日”,其中有“1不碰、2要做、3要吃的说法,遵循老传统,好运一整年。当然,今天是202437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廿七,这一天也有同样的说法。

一、1不碰

所谓的“1不碰”就是不碰血腥的东西。人日是老百姓为了表达对女娲造人的的感激与敬重之情,所以在农历正月廿七这一天在吃的方面还是要有一定的讲究。在民间人们认为不管什么节日,做到口不沾血是一种福气,而在节日中碰了比较血腥的东西可能会粘上霉运;所以,像一些猪血、鸭血等比较血腥的“食材”在农历正月廿七这一天还是不要碰。

二、2要做

农历正月廿七这一天要牢记的所谓的“2要做”的就是要我们登高祈福、戴人胜:

1、登高祈福。在古代,不管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日这天都会去郊外踏青登高。人日的登高与重阳节消极避祸地登高不同,农历正月是一年的伊始,此时人们登高是为了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万事顺意、家人康泰。加上此时正值初春时节,微风拂面、万物复苏是登高踏青的好时候,这天不妨与家人出门爬爬山、踏踏青,在祈福的同时还能舒展筋骨、感受春的气息。

2、戴人胜。有些地区在“人胜节”还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也被称为花胜,是古时候一种用彩纸、金箔等剪成人形或者花形的装饰物,在人胜节这一天戴在头上或者贴在屏风上,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还能给自己或者家人讨个好彩头。

三、3要吃

农历正月廿七这一天要牢记的所谓的“3要吃” 就是要吃长寿面、喝七宝汤、吃煎饼:

1、要吃长寿面。每当农历正月廿七“老人日”, 这一天就要像平时过生日一样吃上一碗面条,而且还要加入代表着聪明的芹菜、葱、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面条的形状又细又长有长长久久的寓意;所以老人日这一天中年人吃了长寿面,代表着人们希望面条拴住岁月的双腿,一直年轻不变老;而老人吃了长寿面象征着面条绊住生命的双腿,寓意着健康长寿。

2、喝七宝汤。“七宝汤”则是用7种寓意吉祥的蔬菜煮成的汤,比如菠菜有博才的意思,油菜代表着有财等,没有什么固定的搭配,只是图个吉利。在喝“七宝汤”时,最好将汤与菜吃光喝净,寓意将所有的福气都吃到肚子里。

3、吃煎饼。每当农历正月廿七,有的地方吃“春饼”,也有的地方吃“煎饼”。可这“煎饼”并不是人们平时常说的煎饼馃子,而是一种类似于“春饼”的薄饼,因为在吃煎饼时人们习惯卷上各种食材,有荤有素,其中卷入的多种蔬菜则代表了天地百菜,与百财谐音,煎饼卷菜有招财进宝、财运亨通的寓意,所以在农历正月廿七“人胜节”“”老人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煎饼的习俗。

结束语

这些农历正月里的民俗活动多少带着一些迷信的色彩,但这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是历史延续到现在的传统文化之一,撇去糟粕,保留精华,有些民俗文化还是值得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