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俗正月二十“天穿节”“天仓节(小天仓)”
(2024-02-29 07:16:32)
标签:
杂谈 |
据了解,“天仓节”分为小天仓和老天仓,农历正月二十是小天仓,农历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今天是2024年2月29日,农历甲辰年正月二十,人们把这一天称之为“天穿节”、“填仓节(小天仓)”。
唐代诗人韩愈在《春雪》诗中曰:“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虽冬寒未退,但春芽萌生,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正式登场。新年的钟声仿佛还在回荡,很多人早已经进入了生活的正轨,却不知道“年味”还未走远,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农历正月作为新春的第一个月,在古代是相当受重视的,不仅寄托了百姓各种美好祝福,还可以根据农历正月天象预判当年是否是个好年头,因此正月里有很多传统小节日,而且节节习俗说法不同。
农历正月二十大多数人已经步入了正常生活,认为年已过完,走在外面也感受不到过年的年味了,仿佛一切都回归了平静,其实农历正月二十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叫“天穿节”,“天仓节 (小天仓)”。
“天穿节”也称为“补天节”,是纪念女娲娘娘补天拯救人类的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由家庭主妇担纲祭祀的民俗节日。这一天人们主要是感恩女娲补天的恩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五谷丰登,在民间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常听家中老辈人说女娲是大地之母,这一天感恩女娲娘娘,4个传统习俗要牢记:1吃、2填、3补、4不动,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农历正月二十的传统习俗。
一、吃
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亮点就是美食,不管节日大小,反正都与吃有关,过年吃饺子和面,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这些都成了节日特定美食,形成了食俗,那么农历正月二十吃什么呢?农历正月二十“补天节”要吃烙饼或煎饼。
相传农历正月二十是女娲补天的日子,当天要由家中妇女和面烙饼,饼要做的又圆又薄,做好以后先要往屋顶扔一张,意为“补天”,然后在家中角落和井边放几张饼,意为“补地”,仪式完成后一家人就可以坐在一起吃饼了。
二、填
“填”是指“填满谷仓”,因此农历正月二十又叫“填仓节”。相传古代时,在节日当天黎明的时候,家家户户会到自家院子或打谷场,用草木灰画出一个个的谷仓,然后在谷仓的里面放上粮食,其寓意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填仓节”分为大填仓日和小填仓日,农历正月二十是“小填仓”,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五就是大(老)填仓,后来有些地方直接取中间的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把大、小两个填仓节一天过了。
三、补
“补”自然是指“补天”,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就是关中一些地区的补天节,这也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据说是起源于临潼骊山一带。
相传远古时期,女娲就是这里练五彩石补天拯救人类的,骊山东绣岭石瓮寺后面的山石呈现为红色,就是女娲练五色石时烧红的;另外骊山温泉也是闻名遐迩,据说也与女娲有关,当初女娲在这里练五彩石霞光满天,火光映红了天空,这光被太阳神吸收了,太阳因此发出耀眼的光芒,四季照射着大地,而骊山的地下水又吸收太阳热气,因此变成了温泉。每年到骊山游玩泡温泉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人们觉得温泉是吸收了女娲的灵力才形成的,泡温泉不仅可以洗去身上的污垢,还可以除病健身,延年益寿。
四、不动
“不动”就是农历正月二十这天不动针线活,在古代针线活是女子的必备技能,平常针线活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家人四季的衣服鞋子就靠女人一针一线做出来,但是到了过年时就不能动针线了,一是针是利器,过年动针线不吉利,二是过年应该适当放松,不然就是劳碌命。
那么,农历正月二十不能动针线有什么说法呢?农历正月二十是“女娲补天”的日子,在做针线活的时候针会戳破布料,有戳破天的意思,所以这一天忌动针线。
结束语
农历正月是习俗讲究最多的一个月,从初一到月底,每天都有不同的说法讲究,随着时代的更新,很多传统习俗已经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人只知道初一到初七的习俗,越往后面知道的人越少,但这些都是古老的习俗,寓含了美好的寓意和祝福,不忘老传统,才能把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