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俗正月十九“燕九节”“门官诞”
(2024-02-28 07:22:36)
标签:
杂谈 |
今天是2024年2月28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十九,民间称为“燕九节”,又叫做烟九、宴九、宴邱、会神仙等,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门人丘处机的诞辰。另外,又是门官正神的诞辰,俗称“门官诞”。传说门官之前是守卫天宫宫门的将军,后来下凡到人间负责保佑家宅,守护财富。门官正神是土地神的一种,也叫门宫土地,民间对每个神明都是非常敬重的,每位神明也有着自己的诞辰,并受到人们虔诚的祭拜,自古以来人们在农历正月十九就有“门官诞”的习俗,大家都会准备贡品供奉于神台前,表达对门官的尊重和希望引财入门的意愿。
一、农历正月十九习俗
农历正月里的节日人们总是充满期待的,对于农历正月十九的到来,人们也迎来了一系列的风俗活动,比如在这一天是传统的“燕九节”,一些地区还会迎婆婆,风俗可谓是众多,对于这下传统风俗来看的话,农历正月十九还真的是一个热闹的时间节点呢。
1、燕九节:正月十九为燕九节,是为了纪念丘处机而来的。丘处机在小说和电视剧《神雕侠侣》中大家都听说过,是全真教掌门,历史上也真有这么一个人,是元朝有名的道士,成为了全真七子之一。相传这一天,丘处机会化作凡人,或贵族官吏,或游人妇女,有谁如能遇见真人,则会得到真人的祝福,一整年都顺顺利利、平安健康,俗称“会神仙”。所以为了遇见真人,大家也有了在农历正月十九举行庙会的传统习俗。
2、城隍庙会:除了人们熟知的“燕九节”等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九这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莆禧古城位于福建莆田,这是一座明代抗倭遗址。城隍庙会是当地闹元宵的民俗活动,目的也是为了纪念古城的抗倭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十九,就有腰鼓队、伞鼓队、车鼓队和粽轿队开始巡安,紧接着举办最激动人心的“爬刀梯”活动,“僮身”爬上17米高的刀梯后会向人们撒下铜钱,寓意“平安、发财、好运。”
3、年封口:北京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于农历正月十九年封口的风俗可谓是讲究啊,在老北京的口中流传着一句话“正月十九,年封口”,新年的庆祝活动直到农历正月十九才算是全部结束。人们要开始调整状态,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中去。按老北京的风俗,农历正月十九也是个有仪式感的日子。
4、迎婆婆:迎婆婆是甘肃舟曲县最隆重的一个民俗节日,“婆婆”是舟曲人民对九天圣母子孙娘娘的俗称,此活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朝时期,立意也从这一开始的求儿、求女到发展现在的祈福禳灾的一种民俗活动。在这一天,婆婆会精心打扮一番,乘坐富丽堂皇的挂满琉璃灯的轿子,年轻力壮的男子也会在“婆婆”出行期间,争先恐后地抬圣辇,相传这样做的话,就会讨圣母欢心,一年里都会受到庇佑。
5、填仓节:所谓“填仓”就是往粮仓中添加粮食,现在没了粮仓,知道这个节日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还保留着打粮食囤的习俗,相信有些人见过,打粮食囤就是用白灰在自己的院子里画一个粮仓,然后再里面放一些谷物,表达人民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有一个好的收成。
二、忌3事
1、忌说不吉利的话。到了农历正月十九年封口这天,为了有一个好的结尾,是不能说病、穷、光、烂、背时、灾难等这些不吉利和发音相近的话,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要调整好心态,往好的方向去想,也算是为过年有个圆满的结束,寓意好的结果。
2、忌泼水。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一到初三是不能泼水倒垃圾的,要等到正月初四、初五“破五送穷”后才能泼水倒垃圾,因为“水”代表着“财”,泼水有财运随水流逝的寓意,所以“年封口”这天也是不能泼水的。
3、忌动剪刀。在整个农历正月里,是很忌讳动刀之类的,因为刀类属于利器,有很强的锋芒,容易伤到人和气运,动之则不吉利,所以农历正月里老传统节日是不能动菜刀和剪刀的,以免伤到人和自己家的运势。
三、农历正月十九吃什么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离不开美食,吃不同的美食有不同的寓意,这在民间也叫“食俗”,那么农历正月十九吃什么呢?农历正月十九要吃“饺子面”,“饺子面”就是煮饺子时要放一些面条和饺子一起煮。
到了农历正月十九年就基本过完了,大家就要各奔前程,开始新的一年工作,而在老传统中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其寓意就是一路平安,而且饺子代表着财源广进,面条代表和顺顺当当,饺子和面条一起煮也就是用面条缠住元宝,寓意今年能多抓财。
结束语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早已经过完了,可是在传统习俗中“年”还是没结束了,年初几天的习俗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但是越往后,估计了解的人越少,这些老传统习俗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现在时代更新,我们可以不去照做,但是有必要了解记住,只有这样才能传给下一代,“年”的味道才不会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