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宵节有感

(2024-02-24 08:43:47)
标签:

杂谈

农历甲辰年元宵节有感

今天是2024224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十五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元宵节!新年结束,尚有颇多感慨。

农历正月十五是道教第一个元日,故称上元,上元又叫元宵节、元夕、灯节。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吃元宵、赏花灯、放烟花。不过,你或许不知道,元宵节又被称为是“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是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为何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呢?别急,一会咱们再介绍,先来问一个问题:元宵节,大家在自己的家乡都有些什么习俗呢?

大家肯定会说看花灯、猜灯谜等等,那么这些节目呢,虽然比较传统,每个地方也都会举办,但是说真的,很多人现在已经比较少去参加这些活动了。

一方面可能没有时间,然后呢,如今可以选择的活动也特别多,不像古时候,元宵节是每个人都要去参加的盛会,所以你像现在过元宵节,唯有一个传统现在依旧是家家户户都保留了下来,这个传统就是——吃汤圆!

汤圆虽然是一种传统美食,但是每个地方其实都有自己的特色汤圆,你比如说像,上海有擂沙汤圆、苏州有五色汤圆,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宁波汤圆。

汤圆呢,又叫“汤团”、或者“元宵”,你知道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汤圆吗?关于元宵节吃汤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末年,楚昭王想要复兴楚国,行军途中路过长江,楚昭王就看见在江面上漂浮着一个奇怪的东西,外面白中带黄,里面呢,是红色的馕。楚昭王就问大家这是什么东西?大家都不知道,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刚好,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楚昭王听了之后很高兴,于是就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都会叫人按照这个浮萍果的样子做成汤圆来食用。

另外,在元宵节的晚上,老百姓不但要赏花灯,还要猜灯谜,所以元宵节又叫做灯节。元宵节的习俗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据说在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皇帝为了推行佛教,就规定在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燃灯供佛,并且所有的皇宫寺庙在这一天都要挂上彩灯,到了唐朝的时候,正月十五张灯结彩闹元宵就成为了法定节日。

从宋代开始呢,吃汤圆也成为了元宵节必备的美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一家人要阖家幸福、团团圆圆。

那么元宵节除开祈福团圆的寓意之外呢,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元宵节也被誉为是地地道道的东方情人节,为什么呢?因为在古时候呀,年轻女子是不允许随意参加各种活动的,但是在元宵节这天,女孩子可以结伴出来赏花灯,古书上面记载说: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因此,在这天晚上呢,很多的未婚青年,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通过赏花灯、闹元宵的这个机会,来寻找自己的美好姻缘。

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情人节,是因为两首宋词。一首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能够取消夜禁,让人们尽情地沐浴在火树银花的不夜城,也一定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吧。作者好像什么都没写,又好像什么都写了。另一首是辛弃疾的《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礼花星星点点飞落,豪华的马车,悠扬的凤萧,无疑不在诉说着节日的繁华。美丽的少女身着盛装,笑语盈盈,顾盼生辉。

我去年遇见的那个她在哪里?熬瘦了一年的相思,只为今天的相遇。与西方的直白比起来,中国的情人节有一种含蓄的美,总是把深爱藏在心里。你看见的只是淡淡的一笑,只是这一笑里,已经许下了一生一世的相思。

世上最美的感情,是我想你时,你也在想我,不求荣华富贵,不求锦衣玉食,只愿一起相伴,地老天荒。从此山高水阔,路远情长。最好的感情,藏在简简单单的一粥一饭里,藏在深深浅浅的一针一线中。

一千年前,有个姓程的女子,她出身名门,从小衣食无忧,在最好的年华依父命嫁给一个喜欢游玩的的男子。婚后,丈夫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依旧游山玩水。她没有丝毫怨言,只是放下大家闺秀的娇弱,养蚕、缫丝,做起纱毂生意。在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后,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教导孩子读书,而丈夫也渐渐收回玩乐的心,开始发奋苦图。终于,宋嘉庆初年,父子三人同进进士,他们就是苏洵、苏轼、苏辙。这个被人们叫做程夫人的女子,就是苏洵的妻子,苏轼、苏辙的母亲。

爱,就是山一层水一层的奔赴;爱,就是风一更雪一更的相守。爱,就是相携走过岁岁年年,感谢相遇相守的缘分,感恩不负此生的遇见。如果有来生,还要和你一起相依相偎,话岁月情长,赴地老天荒。最美的爱,献给中国最美的情人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