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二十四──大寒
(2024-01-20 06:59:08)
标签:
杂谈 |
2024年(农历癸卯年)大寒有感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示福孙井示喜曾》:“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今天是2024年1月20日,农历癸卯年十二月初十22时07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的一站——大寒。大寒过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轮回,隐约中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有民谚“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阳气在萌动,光照在慢慢的增加,母鸡开始孵化小鸡,破壳而出,蹒跚学步中带着希望,叽叽喳喳里昭示着生命力。二候征鸟厉疾:鹰隼展翅高飞,俯视地面寻找食物,补充能量来抵御严寒。三候水泽腹坚:厚实坚硬的冰面下,水流不息,静待春暖花开。”其意为,大寒时节,春气萌发,可以孵小鸡了;五日后,鹰、隼之类远飞的鸟,更加厉猛、迅捷,盘旋于空中到处找寻食物;再五日后,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上下冻透,寒冷至极。
大寒节气的花信分别是: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民间有尾牙祭,凿冰储存等习俗。
大寒节气一过,“春节”便向我们敞开怀抱。这是我们在一年中最快乐最期待的时光。
大寒,是个思念的节气。一年的辛酸苦楚,终将随着春节的到来,而画上温暖的句号。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乡一盏灯,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家是心灵的归宿,味蕾的终点站。一年又一年,在村口迎接我们的人在慢慢的变老;一年又一年,在风雪中送我们的人,双眸依然明亮温润。有爱就不孤单,被牵挂就是幸福。
大寒,是一个美食节。多地有吃年糕的习俗,寓意“年高”、平安、步步高升,还有炖老母鸡汤,更有老家灶台上的腊味开始飘香,妈妈做的饭菜是我们无法割舍的羁绊,更是一个往返于他乡与故乡之间最好的理由。
大寒,是一个诗意的节气。唐·白居易《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浸润着诗人白居易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正如宋代张元干的《石州慢·寒水依痕》词中言:“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我们经历着一次次的相聚与别离。宋诗人黄庭坚的《岁寒知松柏》:“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黄庭坚在大寒时节领悟到了久经风雨考验的松柏的坚贞。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大寒》:“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陆游在无聊时光里尽情的猫冬。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腊梅冒着严寒怒放,银装素裹的世界变得浪漫起来。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的《元沙院》:“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字里行间洋溢着豁达乐观的情绪。
大寒,更是一个希望的节气。大寒之后便是立春了。下一站,我们在春天出发。过去的一年,也许有遗憾与不甘,也许还有未了的心愿,别灰心,别丧气,耐住这冬日最后的寂寞,繁忙、繁荣的景象就在眼前。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莫畏寒冬,笃定前行,期待新年的钟声,共同奔赴下一个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