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这句俗语
(2024-01-12 07:02:45)
标签:
杂谈 |
一个人,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 老了的时候都会像蜡烛一样燃烧而死,毕竟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谁也无法避免,但只要能够好好活着,谁又会想不开作死呢?
可是人一旦开始变老,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而在老祖宗的说法里,还有一句叫 “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将人一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给大致概括了。
在老祖宗的想法里,人一生最大的灾祸一定就在这句话包含的年份里;那么问题来了,老祖宗说的这句“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是啥意思?怎么“活”还有讲究?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这句俗语。
“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这句俗语的前半句“老不过两坎”则意味着“两坎”难渡。
在古人心中,人老了就会身体机能便会下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坎” 便是指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为啥这两个年龄成为“坎”了呢?这与古代的人物有关。
首先,光看七十三这个数字没啥内涵,但一旦念出来,便有“妻士散”的意味,对于古人来说便是 表达了家庭破碎,妻子仕途全部离去。
同时,我国古代著名的圣人孔子,便是在七十三岁时去世的,而且他晚年时,妻子和得意弟子也先他一步离世,照这么个情况,也无怪乎古人会将这个年龄作为“坎”了。
其次,八十四中,八是四的倍数,拆开看八十四,便是 表达了三个四,而四又和“死”想通,八十四不正是 表达了“死死死”的意味,所以在古人心中,这个数字也是一大“坎”。
不仅如此,在古代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便是在八十四岁死的,据传他还是 被纵横家张仪给气死的,也由此为八十四增添了许多可信感。
当然,这两个所谓的“坎”,对于现代医疗技术来说,其实都不算“坎”,也只是古代医疗落后,才把这两个年龄看成圣人都过不去的“坎”。
话又说回来,古代人除了老年的两大“坎”以外,为何又觉得人一生还有九道难关呢?
二、聊聊“顺不过暗九”
“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这句俗语的后半句“顺不过暗九”,在古代玄学中,“九”分为“明九”和“暗九”。什么是“明九”,什么是“暗九”?“明九不可怕,暗九大过天”、“明九不算九,暗九大关口”这两句农村的老人经常会说到;还有一句和这两句很相似的老话,叫做“明九易躲,暗九难逃”,这三句话当中都提到了“明九”和“暗九”这里面到底的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明九”和“暗九”都是指的我们的生日,而这些生日都是和“九”这个数字有关系的。“明九”指的就是生日的年份逢九,比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九十九岁等,这就是所谓的“明九”,“明九”的数字九都是能够看到的,所以也就有了“明九”的说法。
而“暗九”其实也很好理解,“暗九”指的就是生日的倍数里面有“九”,比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八十一岁这些,逢九能够被整除的生日都是“暗九”,其实这些年份看似没有“九”但是却暗含着“九”,十八是二九,二十七是三九……所以也就有了“暗九”的说法。
为何人们如此重视“九”?既然说了“明九不可怕,暗九大过天”就说明古人们对含有“九”这个数字的生日是有所忌惮的,一个小小的生日为何要忌惮呢?不知道大家看《红楼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书中提到过的一个细节,鸳鸯曾说过一段话“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道九昼夜的功德……”这样来看“暗九”这个说法看来在古代人们就非常的重视了。其实“九”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一直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比如唐僧必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够取得真经,皇帝被称作“九五之尊”,朝臣设置有“三公九卿”,这些不难看出来我国古人们对数字“九”的看重。
其实,古人们把“逢九”的生日叫做“寿关”,意思也就是这个生日的人需要经历一场大关卡。这里面也是有传说的,传说每年的除夕夜和每年的鬼节七月十五,阎王就会把生死簿上面生日里面出现“九”的人进行一次抽点,点到谁算谁,这是被点到人就要来地府报道了。所以人们才会如此的忌惮。过去的老人在过“明九”和“暗九”的时候在腰间系上一个红腰带,穿上红袜子,红内裤等。
小结
所谓“老不过两坎,顺不过暗九”,听起来头头是道,相传百年,但其实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有一位学者就对超过10万人的死亡年龄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所谓的“两坎”还有“暗九”年龄死亡的人与其他年龄并没有差距。
同时,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衰老与其心理压力有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更多是受到各种生活压力影响健康,如果想要活的更久,更健康,与其提防这个“坎”,害怕那个“劫”, 倒不如放平心态,调整压力,只有放松自己,才能真正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