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这句俗语
(2024-01-05 09:22:42)
标签:
杂谈 |
明·兰陵笑笑生创作的世情小说《金瓶梅》第九十二回中有言:“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的俗语。啥意思?其意是指人心就是像铁一样坚硬,也经受不住这像熔铁炉一样的法律。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这句俗语。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一句早在元代白朴创作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第四折中就已出现:“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十四中则省去了“我”“他”的口语表达,直接写为“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意指任人心中冷酷如铁,终扛不住法律的熔炉。后来,“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渐成广为流传的法律谚语,反映出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矫正性特征。
明朝末年,政权风雨飘摇,社会矛盾激化,地方恶霸“目无官府,欠粮拒捕,无所不至”,法律的权威受到极大挑战。面对顽匪、恶霸,冯梦龙敢于碰硬,秉公断案,将“杀人屡案,皆以贿脱”的陈伯进等人绳之以法,维护了法律的威严,诠释了何谓“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人心即使如铁石一般坚硬冷酷,但法律威严无情一如炉火,只要违反法律,就要受到追究。普通百姓如此,领导干部亦不例外,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也不要去干预依法自己不能干预的事情,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做到法律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
党的二十大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不仅不能产生应有作用,反而会损害法规制度的公信力。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更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坚决纠正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等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对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什么人,不管涉及谁,只要违反法律就要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允许出现执法和司法的“空挡”。对违法问题、害群之马,一定要依法处置、以儆效尤。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