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历七月十二过月半、救苦真君圣诞日、尝新节

(2023-08-27 16:05:38)
标签:

杂谈

进入2023827日,农历癸卯年(兔年)七月十二,按理天气也变得凉爽起来,特别是早晚的日子开启了凉飕飕的模式,但是七月的中午却异常的炎热。就拿我们这边来说吧,虽然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了,但是现在的天气依然是高温为主,丝毫看不到降雨的迹象,这给庄稼的收成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如果在农历的七月不下雨,这也预示着今年的庄稼收成已经成了定局。因为农村俗语说的好: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所以来说,当前既是防汛抗旱关键期,也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节点。

当然在农村里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庄稼收不收,就看七月十二,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为什么说庄稼收不收要看七月十二呢?农历七月十二是啥日子,有啥特点:

对于农历七月十二来说,自然是不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出名的,毕竟这一天是祭祖的日子,在民间里也会有一些影响力的。不过,农历的七月十二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按照民间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二是过月半的日子,也是民间传说中救苦真君(或即太乙救苦天尊)圣诞日等等,下面我来一一的说一下:

第一,七月十二过月半。在农村里,有这样一句俗语:年小月半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过年对于老百姓来说非常的重视,但是过月半甚至要大于过年的,当然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有这样的风俗。比如说,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如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每逢七月十二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过月半的传统习俗。当然过月半的目的就是,作为娘家人,要接回已经出嫁的姑娘回家,并杀鸡宰羊让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过节,因此在俗语中也有了婆家走不脱,娘家必须去的说法。另外,过月半的主要活动除了接姑娘回娘家外,第二个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祖了,不过老祖宗认为,这一天还有一个事情是不能做的,那就是:月半这一天,无论什么小动物进屋,作为家里一员,都不能将其打死的,只能将其送走,不过这只是一些民间的习俗罢了。

第二,七月十二,尝新节。农历的七月十二也是民间的尝新节,不过这一个节日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苗族是没有玉米的,只有谷子国有玉米种子,这需要用珍稀的东西去换才行。为了得到玉米种子,苗族老祖先就搜集了很多珍贵的礼物去谷子国换了9斗玉米种子,等第二年的开春去播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晚上,玉米仓库却不慎失火了,最后仓库里的9斗玉米种子却不幸被烧了个一干二净。没办法,苗族祖先只好又来到谷子国,打算用最贵的礼物再换一些玉米种子。但是这次谷子国国王却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苗族人不珍惜玉米种子……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苗族祖先只好偷偷派一只狗去谷子国,打算让狗到谷子国的晒场上打几个滚,把一些玉米种子沾在狗毛上带回来。在农历的七月十二日的早上,苗族祖先就对狗狗嘱咐了一番后就去了谷子国。但是等到狗狗到右边晒场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后,却被谷子国的看守发现了,并报告给了谷子国王。于是,国王带领士兵就在后面撵啊撵,狗就在前面跑啊跑。但是狗狗正跑着,前面却出现了一条大河,正当谷子国王得意的时候,狗狗却游进了大河并尾巴翘得高高的。最后狗狗终于到了苗族部落,尾巴上也沾满了仅有9粒的玉米种子。苗族祖先有了玉米种子后,就赶紧小心守护,并在第二年的春天种了玉米。直到农历的七月十二日,正是取得玉米种子的日子,而苗族祖先却因为这9粒种子而收获了一背箩玉米。苗族祖先为了感激狗狗,就煮熟了一部分玉米,并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后来,苗族部落为了记住取得玉米种的日子,于是将农历七月十二日定为吃新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