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2023-06-22 07:09:35)
标签:
杂谈 |
2023年的端午节有感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入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其中对于端午节的时间、称呼、习俗写得非常清晰、详细。是啊!时间过得很快,今天迎来2023年6月22日,农历癸卯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由于闰二月的原因,今年端午节到来的时间比往年要晚,时间正好在夏至后。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会提前一晚把糯米泡好,等到端午这天再把泡好的糯米和豆子、芝麻、肉泥搅拌在一起,就可以包粽子了,母亲把粽叶折成角,装入一半糯米,再放入馅,然后放糯米填满,最后把粽叶缠住系上绳子,这样粽子就包好了。当粽子煮熟后那粽叶的清香味裹着肉泥的味道太美味了,现在想起来都口水直流。
端午吃粽子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至于端午为什么要吃粽子,其实与纪念屈原有关。相传楚国诗人屈原遭奸人迫害,在流放的过程中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忧国忧民的屈原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糟蹋屈原的尸体,于是纷纷把饭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天除了要吃粽子外,还有扒(赛)龙舟、挂艾草、贴午时符、采草药等习俗。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躲端午”。
2023年的端午节,还有点“与粽不同”,端午节的时间在6月22日,而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可以说夏至节气和端午节紧密相连(邻) 非常罕见;在21世纪(2001~2100年)这100年中仅出现4次,年份分别是: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61年。因此今年端午节非同一般,农村老人说“夏至端午连,三人躲端午”,那么哪三种人要躲端午?如何躲端午?
端午节为啥有“躲端午”的习俗?很多人可能仅仅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其实最开始人们把端午节视为“恶月恶日”,后来在南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才附加纪念屈原、伍子胥、介子推等历史人物。
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五月诸事不吉,这月不搬家、不嫁娶、不建房、不造船、不砌灶;同时五月中有9天被称为“毒日”,分别是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廿五、廿六、廿七,这九天被称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因此端午节这天“毒月毒日”或“恶月恶日”。
东汉王充《论衡·言毒篇》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太阳火气,常为毒螫……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古人认为太阳是“万毒”之源,五月盛阳,是一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天气湿热,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因此便形成了“挂艾草”、“躲端午”、“避五毒”等习俗。
端午了,老人说“夏至端午连,三人躲端午”,指的是哪三种人?如何躲端午?端午节是夏季的传统大节,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2023年的端午节和夏至相连,且在夏至节气之后;既然夏至和端午相连,端午节和夏至在古代分别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和节气,重要的节日和节气连在一起,自然引起人们极度的重视。当然农村老人认为,夏至端午连,三人因为特殊的原因,是要躲端午的。
一、出嫁的女子躲端午
《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滦州志》记载:“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说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到了端午节这天要接回娘家过节,这就是所谓的“躲端午”,并且当年刚嫁出去的女儿是躲端午的重点对象。
端午为“恶月恶日”,这个“恶”可以理解为盛阳,精炽热烈,而女为阴,两者有相冲的意思,因此出嫁的女子要躲端午。
出嫁的女人如何躲端午?端午节这天在娘家过节。其实,也是对新出嫁女子的一种关怀和保护。
二、婴儿躲端午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则由母亲带着孩子去外婆家“躲端午”。至于婴儿躲端午想必大家还是知道的,因为2023年的端午和夏至相连,此时的气温已经很高了,正常人都会觉得不舒服,更别说婴儿了。因此婴儿躲端午就是希望孩子能百毒不侵,健康快乐成长。
那么小孩如何躲端午?因为端午节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家过节,因此婴儿也可以去外婆家躲端午;其次,在我国民间还有给小孩“画额”的习俗,即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画“王”字,寄希望于用猛虎来镇压邪气;当然,在有的地方,还会给小孩带五色金丝线或者银制饰物来为孩子们辟邪。
三、老人(体弱者)躲端午
所谓的躲端午其实指的也就是“躲午”,也就是端午节建议他们躲避午时。因为古人们觉得今年的端午和夏至相连,由于天气酷热,湿气重,面对大自然发威,一般正常人都是难以抵抗的。尤其对于体弱者来说建议在端午午时就不要外出,避免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更应该躲避午时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老人(体弱者)由于身体本身比较虚弱,在这种湿热的天气下容易出现中暑、头晕、乏力等现象,因此对于老人来说也要“躲端午”。
那么老人(体弱者)如何躲端午?端午节的午时为阳上加阳,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因此端午这天中午老人(体弱者)尽量别出去暴晒,最好就待在家里;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挂艾草或者插菖蒲来驱虫、防蚊、辟邪。
仲夏人们容易遭受炎热和湿热之毒,天气以及生态的变化容易让人产生恐惧,因此我们在饮食方面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忌讳洗冷水澡,同时忌讳情绪大起大落。
结束语
端午节到了,古人认为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老人说“夏至端午连,三人躲端午”,这三人分别是指出嫁的女人、小孩(婴儿)以及老人(体弱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