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高考季里忆当年:我敲开了理想大学之门

(2023-06-07 14:12:57)
标签:

杂谈

我是1963年夏天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生,如今退休也快20年了。对我来说,虽然高考已经过去六十年了,但当年考试的一些细节,至今仍记忆犹新。

有几点体会分享给大家:熟悉考场环境,做好考前准备;临场放松心情,认真仔细审题;考试中要放弃不掌握的知识点;仔细验算检查,提高答题准确率;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很有必要。

高考考场不在自己的学校考试真的很难受。当得知我的高考考场不在自己的学校考试真的很难受,因为在自己学校考也是真的会有很多优势,比如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教室,中午还能直接在学校休息,会降低紧张的情绪;而高考考场不在自己的学校考试,这些又会直接影响高考时的心态,高考时的心态又非常重要,真的让我很烦,就觉得运气不太好。不过在班主任老师的开导下,我很快调整了心态,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不在自己学校考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每年都有大量同学不在自己学校考啊,放宽心态,高考在哪考都一样,都是一样的配置一样的试卷,我今年高考不在自己学校考,换换环境也不错。我头一天熟悉考场时,我认真在考场教室的窗户边看了一眼,确认了自己的座位号就离开了。

那几天很热,那会儿人简单。当年高考的时间是七月份的151617三天,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受限于当时的条件,考场里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每个考场有二名监考老师,都是外校的老师。那会儿没有人敢作弊,想都别想,更没有人听说过作弊用的那些电子设备。那会儿也很少有家长送考,或者是在外面等候,考生会觉得家长送考、外面等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那会儿的人对高考都想得比较简:凭本事考。

第一场开考前很紧张。记得第一天上午考语文,监考老师宣布了考场纪律,检查了大家的准考证,宣布考试时间到,开始分发试卷。这时候心情开始紧张了,拿钢笔的手在发抖,笔尖透过答题纸与课桌碰撞,发出哆哆哆的声音,胳膊上的汗水滴在纸上,印出一片汗渍。尽管高中最后一年,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考试已是家常便饭,但高考在我们的心里还是非常神秘的。过了几分钟,看清楚考题后,我心里逐步冷静下来,答题也渐入佳境。

第一天考完很兴奋。考试第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不着觉,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的小桥头,兴奋地交流考试的感受,相互对着答案,你对我错,争论不休,非常兴奋。给我的印象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基本上正常发挥。那些平时成绩一般,跟大家答案差异较大的同学,慢慢就不吭气了。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提议大家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考试。大家都很识趣地回家了,第二天也没人再去聚集了。

最难考的是数学。那一年最难考的一门是数学,1963年全国高考的数学卷共有10道大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题量虽然不大,但是10道题全部是解答题,考生连蒙的机会都有。比如,该数学卷的第6题真难,解方程:sin3x-sinx+cos2x=0

后来知道,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这道题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甚至拿到班上让高三学生做了一下,不少学霸都懵了,能做出来的只有极少数。为何?

如果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学习和差化积和三倍角公式,所以这道题的难度就在于对3x这个三倍角的处理,也是难住不少学霸的地方。

感谢那一年的音乐老师傅肃能。1963年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时,是分科的,但是分三个科,理工科、医农科和文科,这跟现在不一样。我当时报的是医农科,所以语文只考一个内容,即写一篇作文,不考语文基础知识。

我拿到语文试卷翻开一看,作文是命题作文,我还记得当年有两个题目可选择,一个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日记,一个是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注意事项:1、内容必须切题;2、要分段、标点;3、事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要写自造的简体字。4、不要用诗歌的形式写。

此时此刻,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激动,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告诉大家,“音乐老师傅肃能助我今年‘高考’成功!”为何?那是因为高考作文要如何审题?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不得不说,语文这个科目如果考得好的话,会对整个高考过程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高考作文写得好的话,考生的语文这个科目算是考好了一半。

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考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题。审题的主要好处有两个:一方面是为了让考生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不“跑偏”,不“撞边”,与“离题”这两个字“绝缘”;另一个方面是为了让考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尽量在高考作文这个节骨眼上得高分,以便胜人一筹。比如当年的二个命题作文任择一题写,若不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不熟悉国际歌创作背景及其歌词内容的话怎么下笔写?当年有很多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跑题了,特别是在考场上。考场作文,时间紧,心理负担重,最担心的是跑题。而当年是音乐老师傅肃能他挑选了《国际歌》作为我们高三年级同学参加全校的歌咏比赛,这样致使高三年级的每个同学都熟知《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及其歌词内容。熟知《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及其歌词内容之后,再来写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文章就容易得多了。不仅不要担心命题作文跑题,而且能紧紧扣住了命题,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深刻透彻。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我们这一代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无论当年高考的经历怎么样,都已成为过往,留下的只是记忆。只要曾经努力过,在人生的旅途上,就不会留下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