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富有,不是健康,而是上有老

(2023-06-06 07:38:43)
标签:

杂谈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有三乐,这其中的第一乐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财富,永远都可以重新获取,健康也可以靠自己注意来达到,唯有父母,错过了,就真的无力挽回了。

有父母,就有家,有家就有爱,有爱,再大的风浪都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尽孝经不起等待,父母也追不上我们前进的脚步。在外奔波努力时,别忘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其实就在家里。

一、父母在,我们永远是孩子

全世界的人都在问你飞得高不高,只有一个人会担心你飞的累不累,而这个人却终被我们忽视。

年少时,拼命想要长大,离开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等真的长大了,离开家,才知道有父母的地方才叫家。

我们独自一人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上,走了很久,受尽了磨难,也成为了别人眼中拿得起事,担得起责的大人。

但每当回到家中,喊出那一句“爸,妈”后,所有的伪装统统卸下,我们又变成了那个无拘无束,什么都不需要操心的孩子。

父母永远都是最可信赖、最能依靠的人,他们总会在背后默默支持,在你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一声不响就帮你把事做了。

看过电影《新喜剧之王》的观众都还记得,电影里的如梦演了很多年电影,跑龙套跑到怀疑人生;父母表面上反对,尤其是父亲,背地里却偷偷去片场去剧组多照顾女儿,几乎做到了为了女儿不顾一切、低三下四,目的只是为了让女儿发展顺利一些,少吃点苦。

生活中还有很多父母,他们总是站在儿女后面,挺着日益伛偻的脊梁,拒绝养老、颐养天年的退休模式,尽可能地为儿女提供一切帮助、一切支持。他们不会多说,只会默默的付出,从不问你的事业,因为他们知道你的苦衷,理解你的艰辛,只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做你最坚强的后盾。而不爱你的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如一些势利眼的亲朋好友,每逢节假日、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是最不愿面对的无言,因为这些人只会问:你混得好不好,在哪儿工作,收入多少,有没有车、买房、结婚。好像一个人非要达到这些标准,才算一个完整的人,而如果不是,则会用不屑的眼神看着你,充满鄙夷。

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再成功,再有钱,在父母面前都是那个毛手毛脚,粗心大意的孩子。

也正是这样一份单纯的不被所有外因影响的情感,让我们在受了委屈,遭受困难时,还有一个怀抱可以依偎,还有一个地方可以疗伤。

幸福,有的时候就是回家时妈妈的一碗面,爸爸的一句教导,撒娇是父母的嗔怪,犯错是父母的包容……

我们看到了全世界,却总是在忽视身边最亲近的人。别吝啬对父母的情感,父母身边,我们永远可以想孩子一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二、父母恩,我们永远报不尽

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中有言:“为人子,止于孝。”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父母恩,永难报!是啊!人世间最无私的是父母的爱,最难以报答的是父母的恩。

1、人世间最无私的是父母的爱,最难以报答的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晚年若缺少了子女的关心和赡养,生活就会凄凉苦楚。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可谓至理明言。

2、父母把宝贵的生命给予了我们,也总是将他们认为最好的留给我们。不管走多远,飞多高,不管你年龄多大,职位有多高,只要父母健在,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心,二是善心。只有积德行善才能净化我们的人生。

3、即使我们浪迹海角天涯,心却永远也走不出那个家,父母定会驻守在家门口,对我们跷首以盼。常回家看看,保持了亲情又体现了孝心。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为了儿女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我们做儿女的又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呢。

4、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有些人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却把生他养他的父母抛到九宵云外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到了自己晚景凄凉时就有深切体会了。

5、人都有双重父母,做儿女的都有赡养的义务。如果不能一视同仁,对自己的父母好,待对方的父母却是另一副面孔,那你的另一半又怎么能诚心的去孝敬你的父母呢?将心比心。你的孩子对你不好,你能接受吗?

我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家长应该在的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对孩子正能量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今天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将来孩子就怎样对待我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常言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做子女的义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孝敬父母要真心相待。犬马为我们劳作,我们尚能给它饲养,但是它们不会尊敬人。所以我们不能像对待犬马那样对待父母。“孝”不只是体现在给父母吃饱喝足,我们还要尊敬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内心,知道它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真正做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高堂的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的入暮之年而忧惧。

父母对我们不求回报,我们却把对父母的伤害当成了理所当然。我们之所以还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性,不就是因为父母还健在,我们还有家吗?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我们的父母,都是凡人,不是完人,对他们敬爱、尊重,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品行;对他们理解、包容,是我们最基本的孝敬。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对父母多些多点耐心,多些包容,你能做得到吗?

三、尽孝不能等待

百善孝为先,尽孝是每个人必须担当的人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回报父母亲养育之恩的起码品德风范。明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有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尽孝是种境界,尽孝是种美德,尽孝是不能等待的,尽孝是天长日久的只争朝夕。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有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悲哀的错过。我们的人生或许可以很长,但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只能是那短短的十几年,甚至几年。一旦真的失去了父母,那我们的生活将不再有归属,我们也就变成了回不了家的孩子。

正如学者、作家、哲学家周国平所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没有了父母,他都是孤儿了。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坍塌了。”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明白什么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慢慢长大,但在我们看不到的时间中,父母也在一点点变老。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我们总是在等,那最终等来的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家,和一声再也不会被回应的“爸,妈”。尽孝,经不起等待。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当下。人若不知孝双亲 空来世间走一回!

人这一生,总是在追逐着太多的东西,却忽视最该被我们所重视的,就是那个在我们身后费力托举着的父母。“孝”字说起来简单,但却是在修心。

对老人来说,有子女陪伴,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晚年就足够让他们心满意足。而对子女而言,及时尽孝,尽力尽孝,也就是不给自己留下遗憾的最好方式。

尽孝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精神的无私投入,父母健在时应多给予他们笑声,百年之后少给予他们哭声。尽孝不是作秀,尽孝是永远的百尺竿头,需要的是终身的更进一步。尽孝是默默无闻的耕耘,它不需要贺彩和掌声,尽孝没有最好,只有不懈的努力争取做的更好。

百善孝为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尚在,别犹豫,守好这份幸福,人生就有盼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