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真正的孝顺其实就是“尊敬”两个字

(2023-04-17 13:26:43)
标签:

杂谈

明代时期编写的《增广贤文》中有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这一生,亏欠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儿女养大,孩子就是他们的血,是他们的肉,是融到他们骨头里的牵挂。所以,孝顺父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可是,到底要如何孝顺父母呢?

《论语·子游问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要饲养。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指孝顺应该要尊敬父母。是啊!如果仅仅是供养父母饭菜,那就和养马没有区别了,我们要注重“尊敬”二字。尊敬父母,包容父母,就是最顶级的孝顺。 

一、尊重父母的生活圈子

有出息的儿女对于父母是一种骄傲和自豪,当子女把父母带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时,总觉得是和父母团圆,也是对父母的孝顺。甚至有的人说,儿女长大了要展翅高飞,父母可以做个随迁的候鸟,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比如,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女到城市打拼、安家,陆陆续续的把父母带到城里去,甚至是异国他乡。很多人觉得,把父母带到城里享福,能看看外面的世界,还能和儿女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种情况,很容易打乱父母的生活圈子。岂非此乎?

道理很简单,那些繁华是属于子女的,对于父母而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亲朋,再次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曾经看到一个视频,儿子把母亲接到城里养老,却发现母亲每天在沙发上昏昏欲睡,或者是坐在明亮的落地窗前发愣。儿子问母亲在看啥,母亲却说:家里的庄稼该收割了。邻居家的小牛要下崽了。

故土难离,乡亲难舍。远离了那些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远离了自己熟悉的亲朋姑舅,在敞亮的楼房也没有农家小院的情趣。如果父母能够自理和行动,不如尊重父母的选择,让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毕竟过的快乐更重要。

羊知跪乳恩鸦知反哺义,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可是如何孝顺父母却是一种智慧。停下行色匆匆的脚步,坐下来听听父母的絮叨,让父母把曾经的成年往事和唠唠嗑。当父母无法接受新鲜事物时,放慢语气多重复几遍,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叫我们学说话时的温柔和耐性。孝顺父母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精神上的丰盈。

我们对父母的孝顺就是对子女人性和品格的最高级的言传,我们的一言一行远远胜过无数华丽辞藻的堆砌。

二、包容不完美的父母

如果做个调查,问有多少人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完美的,恐怕打勾的人并不多。世界上既然不存在完美的人,就不会存在完美的父母。既然这样,那我们都要学着接受这个社会的不完美、他人的不完美,尤其是要接受父母的不完美。

父母,本是我们最亲的人。可是,有时候,人们往往对最亲的人最无情、最残忍。对于身边的人,我们一般都会多有容忍,因为他们是外人。但我们总是忽略亲人的感受,做一些让人伤心的事情。

亲情,是这世界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这世间,我们每个人最亲的人就是父母。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对待父母,原谅他们的不完美。毕竟,我们自己也是不完美的。

现实中,有不少父母都会有攀比心理,他们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一点,作为子女的,应该学会理解。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景。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才能不辜负父母的培育。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样成功。父母抱怨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般而言,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可以说服父母。

不可否认,有些父母很固执,总是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羡慕的人都强加到子女身上。这一点,我们都有自主意识,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该反驳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正确方式来反驳。

父母和子女是不同时代的人,彼此的人生经历也完全不同。为人父母的,不要总是企图完全控制孩子;为人子女的,也要学会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与父母的矛盾。我们需要清楚:暴力,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与子女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因此,就不要总是用最残酷的方式来对待彼此。既然是骨肉至亲,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彼此,莫待犯下大错才追悔莫及。毕竟,这几年,新闻上关于父母和子女矛盾激化的案例不在少数。鉴于此,父母和子女都都要多思考和反省自身。

作为父母不能倚仗着资格老、养育有功就要求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毕竟,子女有自己的思想。1、以子女为荣是为人父母常有的心态,但是不要表现太过,给子女压力,让他觉得他是在为父母努力。2、关注子女的成长,需要更关注子女努力的过程,没必要过份关注结果。3、不要对比!不要对比!不要对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别拿自己的子女与别人的子女对比,还让子女感觉到。4、保护子女的自信,对子女的决定多鼓劲,少打击。总之,为人父母真难,也需要成长,需要时时反省自已,不要以爱之名伤害子女。

作为子女要学会原谅父母的不完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当父母面对智能手机、新潮家电手足无措时,我们不要对他们摆脸色。当父母非要重口味、又不太讲卫生时,我们不要嫌弃他们。当父母没有人脉给我们好工作,没有资金为我们创业时,我们不要苛求他们。他们年老了,行动不便了,观念落后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的正是子女伸出援手的时候,请多些理解,多些包容。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变老。这辈子,我们欠父母最多。请包容年迈的父母,就像儿时他们包容你。

子女还要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的一切作为,不过都是希望子女将来过得好一些。那么,子女就应该过好自己的生活。遇到与父母的矛盾时,学着用正确方式来解决。因此,学会将心比心,父母和子女就都能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因为我们这一生,都会有做子女的时候,也会有做父母的时候。及时反省、不断改进才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百善孝为先,行孝要及时

汉代韩婴所作的一部传记《韩诗外传》卷九中云:“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时间一去不返,一切不能重来。年少的时候,在外面求学;长大了以后,又忙于工作;结婚了,又忙着家庭。我们总是在忙,忙到没时间陪陪父母。

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我们这一生,到底还能陪父母多久?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64天,就是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

我有个朋友,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北京,去和天安门合个影。他儿子听后告诉父亲,觉得很简单,说改天一定带他去!结果,因为工作忙,慢慢就忘了。直到父亲去世,也未能实现这个心愿。他儿子捶胸顿足,悔恨不已,悲叹无论多少钱,也再也买不回已经失去的东西。

是啊!人们总是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趁父母还健在,常回家看看,和父母一起做做饭、唠唠嗑。世上没有后悔药,趁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父母对孩子来说,或许就像风筝的线,老树的根,游艇的船舵,一直都在成全。他们一直在竭力爱着孩子,孩子却常常忘记父母只是普通人。身为儿女,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父母,包容父母!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终老。愿余生,我们和父母温馨相处,家中闲坐,灯火可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