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人节有感

(2023-04-06 07:12:46)
标签:

杂谈

2023年愚人节

早晨收到朋友圈发的微信:祝你愚人节快乐!哦!原来今天是202341日,人们在这一天可互相开玩笑,是一个嘻戏的日子。提起愚人节,大多数对于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很多人会觉得愚人节是西方的节日,其实追溯起源的话,愚人节是始源于中国的。根据西方文献记录,西方愚人节直到十六世纪才出现。那么愚人节风俗在中国起源时期与习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起源于先秦时代。说起愚人节风俗起源,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会觉得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然而,事实上,西方文献对于愚人节的记录要到十六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四月一日愚人的风俗已经在中国流传两千年左右了。愚人节准确的起源时间和区域已很难确定。从先秦的一些零星的记载来看,愚人风俗可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在礼教影响较小,文化较为开放的楚地出现了。《诗经·楚风·朱缨》记载了当时楚地恋人在春天秀恩爱的故事:朱缨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忧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

朱缨是一种开红花的豆科植物,是含羞草和合欢的亲戚。芃芃是植物茂密生长的样子。熻赩是鲜红明艳的样子。指到。,指嬉闹,开玩笑。中心就是内心。[xiáng]”在这里指欢乐。这句话大意说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长的朱缨花明艳地开放。年轻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会让她有所担心;当男方去她开玩笑时,她才释然地感受到快乐。这里明确说明娭我是一种让人开心的活动,而且发生在春中,在时间上与后世的愚人风俗有所吻合,有可能就是愚人节风俗起源时期活动的最初来源。

2、起源于东汉时期。现存有关愚人节风俗起源的最早的直接记载,则要等到东汉时期才能出现。东汉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僧人逸飞所著《局门广录》卷四记载: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诡诓为戏,长老不以非礼禁。这句的大意说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轻人会用互相欺骗的方法来开玩笑,而长辈也不会搬出礼法来扫兴。同卷又记载说:春四月中,户皆悬杖,以禳恶气。此书同时出现了愚人和悬杖这两条风俗,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关于愚人节风俗的直接记录。

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愚人风俗逐渐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南朝南唐时期的小说家穆吉在《岁前旧事》卷八中记载:四月朔日,乡人俗尚调欺相狎。见欺者不可怒。盖追宋太祖土木堡故事也。朔日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调欺就是欺骗。可以理解为被。这里说四月一日,乡间的人喜欢互相欺骗来开玩笑,被骗的人不许不高兴,这是为了纪念宋太祖赵匡胤在土木堡靠诈败设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仔细想想,其实愚人一事,虽然来自于西方,但咱们中国人,老祖宗的娱乐精神一点也不比老外差,而且早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