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闰二月,双春年”好不好?“两春夹一冬”代表什么
(2023-03-22 06:42:02)
标签:
杂谈 |
2023年农历癸卯年是黑兔年,和以往不同的是,2023年农历癸卯年出现了闰二月的情况。所谓闰二月,指的是2023年农历癸卯年一共有两个农历的二月份,对应到节气的变化中,便是2023年农历癸卯年有两个立春的情况。这种情况是非常难得的,通过历法的推演,每十年才能有一次如此特殊的节气。那么,2023年农历癸卯年的闰二月和往年有啥不一样呢?闰二月愁上加愁,两春加一冬,双春闰二月农民为何怕?怕什么?我们听听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民谚:“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
双春和闰二月都是比较特殊的,当这两者碰撞时,老祖宗们认为,会发生两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一个是春寒,另一个则是秋旱。
所谓“春寒”,顾名思义,指的是春季比较寒冷。众所周知,进入立春节气之后,还会出现倒春寒的节气,而今年的这种节气情况寓意倒春寒的情况非常严重,气温持续低迷,部分地区还会出现雨雪天气,大家一定要注重添加衣物,谨防感冒。
所谓“秋旱”, 顾名思义,指的是秋季会出现干旱的情况,秋季是玉米等庄稼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丰沛的雨水和营养物质。如果这段时间出现了干旱的情况,寓意着粮食的收成较为堪忧,农民们要提前准备好田地的灌溉工作。另外,天气干旱,大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保障我们的健康。
二、黑兔闰二月,农民田头坐
尽管闰二月是非常难得的,几乎十年才能遇到一次,但是在老祖宗看来,这一特殊的节气却并不是什么好事。老祖宗认为,如果黑兔你遇上了闰二月,农民伯伯不得不在田头坐着,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老祖宗认为,闰二月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较为寒冷,在农历的一月到三月之间,气温都会持续低迷。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天气寒冷的时间较长,这类农作物生长周期非常缓慢,如果气温过低,农作物的根部还可能会被冻坏。对于古人而言,粮食大过一切。古代的农业技术并不先进,全家人吃饭都指望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出现了闰二月的节气,大家只能愁眉苦脸的坐在田头却无可奈何,十分悲凉。
三、闰二月,“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提起闰二月,老祖宗们总是发愁的,原因在于,闰二月会导致两个春天,而这两个春天之间还要加上一个寒冬。按照正常的节气变化,立春之后应当春暖花开,气温有所回升,地里的庄稼也进入快速生长时期。但是如果碰上闰二月,也就意味着这年将会有两个春天,而在这两个春天之间会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寒冷天气,古人们将其称之为两春加一冬。
对于老人和小孩而言,这样的季节变化是相当难熬的,很容易发生感冒。而对于农民而言,最难过的无非是地里的庄稼生长非常缓慢。这种节气的异常变化会导致庄稼粮食减产。老祖宗们甚至用“十个牛栏九个空”来形容这样的天气,意思是家家户户的粮食收成都不太好。因而,遇到了这种情况,需要提前做好粮食的储备工作,平日里珍惜粮食,尽可能减少粮食减产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恰逢闰二月,黄土贵成金
老祖宗认为,如果遇上了闰二月,连田地里的黄土都变成了金子。众所周知,黄土是最不值钱的,那么为何在闰二月里,老祖宗们将黄土和金子等价呢?老祖宗们通过观察节气的变化,发现如果出现了闰二月,这年会遇到两个春天,这就意味着寒冷的天气将会十分漫长,对于地里的庄稼而言并非好事。地里的庄稼在立春之后,急需要温暖的气候和湿润的空气,但是由于闰二月的出现,天气异常寒冷,庄稼的生长进程非常缓慢,除此之外,由于天气的原因,田地里可能会出现虫害灾害,导致庄稼的根部被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想要种出好粮食是非常艰难的,因而老人们才会说,黄土和金子是等价的。
总之,2023年农历癸卯年的节气情况虽然特殊,但是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却并非好事。闰二月的出现导致天气异常寒冷,田地的庄稼不仅生长速度很慢,还可能会遇到虫害灾害,古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严重时还会颗粒无收,全家人都要饿肚子。如今经济建设发展较好,大家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保证粮食的产量。大家觉得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谚语有道理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