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怎么看待“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这句话?

(2022-11-29 11:16:04)
标签:

杂谈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这句话语出《荀子·荣辱》。原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从不抱怨天地;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明明是自己的过错却反过来责怪别人,这不是错上加错,众叛亲离么?

这句话告诫人们,凡事不要怨天尤人,否则只会碌碌无为终了一生,孤家寡人。这句经典名言所指出的问题与观点,为我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指明了方向。

一、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要找原因抱怨他人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能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心里一定要有底。而不是位居高职,力不配位。因能力有限,却常出差错。错了之后,就抱怨别人配合无力,其实要从自我找原因,更要对自我能力有正确认识,正确估算,才不会事事失算。

二、生活困顿潦倒不堪时,不要抱怨天地不公平

古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不会感情用事,它对万物都一视同仁;圣人也不会感情用事,他们对百姓也是一视同仁的。可见,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不会偏于哪一个人。命运不好的时候,是因为自己不能掌握命运,所以生出抱怨之心。而自己之所以不能掌握命运,是因为自己修为能力不足,取胜无力。因此,去除抱怨之心,掌握生存能力,是当务之急。

三、明明知道自己错误时,不要一昧把责任推给别人

战国中期左丘明的《左传》之《左传·宣公二年》中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问题是,当我们犯错时,不要一味的把过失推给别人,要能立即面对错误,检讨原因。最可恨,而又最不成气候的表现就是一个人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却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别人。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让别人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不负责任的人,常常会做出这样的事出来。他们面对责任,养成了推脱的习惯。

四、从内打破是成长,从外打破是破坏

“从内打破是成长,从外打破是破坏”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意思:当鸡蛋从外敲破的时候就变成了食物,如果是从内而外则就是生命的孵化(小鸡)。人生如果只是依靠外来的压力促进自我的成长,充其量最后成长为一种食物,但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孕育的是一个生命”---又一个崭新的自我。

是啊!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避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越,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再苦再累,你都要明白生命的要义,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愿每个人在生活中从内打破自己,懂得成长的重要,接受成长的锻炼,收获成长的硕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