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观电视剧《人世间》有感2

(2022-09-14 06:57:53)
标签:

杂谈

无论电视剧还是原著小说,都在真诚地反映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下,人们认真活着的生活实态。不完美的“人世间”:依旧值得深爱。

一、母爱温暖人间烟火

看了电视剧《人世间》就让人觉得周秉昆的母亲慈祥,善良,热情,劳苦。女儿周容离家下乡,为了爱情远在贵州偏远山区从教,小时候过年,因家里穷,女儿喜欢一件红毛衣,而母亲却没能让女儿如愿。自从女儿远走他乡之后,母亲每年都为女儿编织一件款式不同的红毛衣。当过春节母女团聚之时,夜半三更母亲唤醒熟睡的女儿,从柜子里拿出精心为女儿编织的一件件红毛衣时,周蓉热泪奔涌,紧紧地抱着母亲,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那位衣着破旧,白发苍苍的卖冰棍母亲更让人感动。老人在街上捡到两个孩子,含辛茹苦,靠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来养活两个被抛弃的苦命的孩子。在女儿郑娟被强暴怀孕,儿子光明双目失明的困境中,依然自食其力,顽强地生存下去。两孩子起早贪黑地糊纸盒,挣扎在苦难的边缘。此时周秉昆的意外出现,为这家苦命的人带来了希望与光明。

郑娟几经波折,终于与周秉昆结合,两年半朝夕侍奉瘫痪在床的周母,为周家生下一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还把姐家孩子玥玥抚养长大。

母爱是什么?是母亲在春天为我们采摘的一把野菜,是母亲在夏日为我们捞的那些河鲜。母爱是具体的,充满人间烟火味,温暖着我们的胃,也温暖着我们的心。母爱是一段温暖的旧时光;母爱是一种支撑前行的力量。母亲是遮风挡雨的大树;母亲是漆黑夜里照明的灯塔。在母亲的陪伴中,我们度过春夏秋冬;在母亲的搀扶下,我们走过漫漫长途。显然,母亲的温暖伴随我们一生。

二、父爱如山传承家训

父爱如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苏轼曾在《洗儿诗》中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孩儿愚与鲁,无忧无虑到公卿。”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语气戏虐,基调反讽,却也道出了天下父亲的心愿,唯愿孩子能无忧无虑,茁壮成长。大凡看过电视剧《人世间》的人都知道周秉昆的父亲周志刚支援三线建设,常年在外施工,身为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勤于奉献,甘于吃苦。春节回家探亲,因长子周秉义因公受伤而不能生育,又因家中无房而寄居外夫省长家中。父亲与长子促膝谈心,体谅儿子的处境,并寄语儿子为周家支撑门面,光宗耀祖。

在与周秉昆车站一别的一席腑肺之言,更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暗含期待。人各有志,兴趣决定命运。秉昆入酱油厂苦干几年后成为跑外人员,辞掉正式工作,开始从事餐饮业务。因提供姐夫冯化成的诗而入狱一年半。又因周楠之事,与骆士宾发生意外,入狱12年,之后与家人团聚。

出狱之后的周秉昆,靠着朋友们的互相帮助做着临时的苦力活,虽然儿子周聪作为记者的工资足以养活一家人,但他五十岁是不甘于一生被养着的,却又无法再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

周秉昆的晚年却又遇上了“拆迁”的好政策,在哥哥作为副市长的周秉义的指点下,成功地配合政府拆迁工作而搬离了贫困区“光字片”到了新区的楼房里,作为第一户配合者奖励他自主选择临街的一处门面房加上面的楼房,于是下面的门面房便用来做面食小生意,也解决了他们晚年生活的来源,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命运兜兜转转,周秉昆在晚年也终享天伦之乐,虽然儿子周聪的婚姻生活吵吵闹闹,不知能走多远,但是,他和郑娟的爱情,却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从头至尾,从相遇到爱上再到入狱12年,到出狱后两鬓白发,这份感情从未离弃,从未改变。

三、亲情友情岁月如歌

假如一个人无亲无故,他的人生,他的生活,将会如何的黯淡,如何的孤独无助,他的内心将会空虚寂寞,他的心情又是如何的沉重,我真的是连想都不敢想。

一个拥有众多亲友的人,亲情友情伴他一生,种种毫无企冀的爱意与友谊环护着他,滋润着他的心田,那就宛如在寒冷的日子里,他的身心触及了最温暖,最温柔的阳光,是他无尚的荣耀,无限的福分。

大凡看过电视剧《人世间》的人都知道周秉昆与周围的好友相聚相助,常怀感恩之心。在与曲书记的交往中,以诚相待,知遇之恩永存。当周秉昆在沐池外见到曲书记爱人受伤时,及时冒着严寒送老军人干部去医院,曲书记本来知道这件事,却让周秉昆去酱油厂干苦力,意在让年青人多磨砺。

曲书记一直教育他,让他多学点东西,让他积极、上进。正是因为有这根小鞭子在,他才不敢有丝毫地懈怠,所以他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姚主编也是他生命里的贵人。他劝说周秉昆辞职,然后跟他一起开饭店,后来还开书店,他一直支持他的想法,帮助他做成自己的事。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更是义气为重。在朋友考上北大而厂领导不予鉴字时,就让大哥的老丈人省长帮忙得以解决。好友向阳家盖房出人出力。

周秉昆头脑很灵活,他很有经商天分,从饭店到书店,他的想法总是很超前,也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为报社创收,报社才愿意给他编制的嘛。

周秉昆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他这一路上不抱怨、不放弃,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贵人相助,凭借自己的优良品质不断向前,于是拥有比哥哥姐姐更幸福的人生。

四、学习改变人生轨迹

有人问,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生轨迹么?我说,学习肯定能改变人生,提升自己。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例子相当多,就说我自己吧。我来自一个半山区,祖辈世代以务农为生。我自小热爱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父母及弟妹家人的拼尽全力的支持下,我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

参加高考,通过学习改变生命轨迹,是当代中国相当一部分人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今,学习的含义不仅仅指学校教育。走上社会,在工作岗位上,依然要学习。尤其当能力配不上自身发展时,当事业的发展面临瓶颈时,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身边也不乏通过学习迎来事业第二春的现象。有通过学习成为资深网红的,有通过学历提升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

大凡看过电视剧《人世间》的人都知道周蓉初二时爱好文学,爱上北京诗人冯化成,不远万里为爱情而下乡到偏远的山区从教,在贵州支教中不忘复习功课,金榜题名考入北大,之后又赴法国陪读玥玥12年,回国后成为民办学校校长。周蓉的小说《我们这代儿女》终于几经周转出版了。没有想到,作为新人作家,这部书竟然成为了畅销书,一时间成为了网络热议话题。

周秉义在兵团被提干时,为了爱情的忠贞,放弃了优厚的从政机遇,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为民服务,无私奉献。为官多年,周秉义一直洁身自好,从不徇私,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可最后却因为劳累过度,患上了胃癌。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功妻子冬梅改嫁。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从1966年写到2016年,这五十年间足以从每个小人物的命运里看到了整个社会所发生的改变。

从最初的上山下乡到回城分配工作,从恢复高考第一批大学生到打开国门改制转型下岗潮,从民间富豪自由买卖的崛起到城市的拆迁造就出的“拆二代”,变相地改变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他们的命运突然发生的改变。所有的这一切,都浓缩在了这五十年的《人世间》里。

生命在平凡中闪耀着璀璨星光照亮世界,生命在历经苦难的过程中张显善良的美好与担当的勇气。在命运的坎坷中,不屈不挠,在悲欢离合的境遇中不离不弃,踏遍千难万险,归来依然拥有一颗不老的少年情怀。沧海一粟多变幻,人间烟火爱久长。狂风聚雨何所惧,心中有爱绽华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