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面对心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2022-08-14 06:31:05)
标签:

杂谈

“心结”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名思义,就是心理边的疙瘩,是心里放不下的事情,是内心所受的一种压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种心病。每个人都有心结。它是人类心灵中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心结”是一件个体化的事情,和个体独特的成长,生活环境有关,或许是一件事情,一个人,或许是某种看法等。比如,生活中让我们去纠结的东西很多很多,是学习当中的,也可以生活当中的,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思想上的;是我的,也可以是父母亲人的;是他人、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体的.恐惧是心结, 名利是心结,贪欲是心结,嫉妒和偏狭也是心结等等。这些“心结”可能会让你纠结很久,会让你深藏内心很多年都无法忘却,甚至很久都无法走出心结的圈子。可是,一个人如果心结太重或者心结太久,不懂得去处理心结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各种消极的想法和信念。

怎样打开“心结”呢?众所周知,一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眼里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结果,主要看每个人是怎么想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去调整自己的想法。今天笔者为大家推荐解开心结的方法。解开心结的方法,看法决定心理健康。    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同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曾说:“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曾真正开始。”当我们不再让自己的心灵干涸,才会到达诗与远方。因此,不开心时,多读一读下面这5句话,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岁月方不老。

第一句:每个微笑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记者柴静所撰的长篇自传集《看见》里面说:每个微笑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是的,正是因为这种坚持和信念才有了一个更好的明天。岂非此乎?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更没有容易可言。我们时常深陷困顿中,苦苦挣扎。很多时候,光鲜亮丽的生活之下,皆是看不到的艰难与困苦。或许,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来都没有“容易”两个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崩溃的时候;更有甚者,有的人的世界,好像每时每刻都有人被生活击垮。但成年人也应有勇气承受这份崩溃,为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也为了生活中那些爱你的人。就像电视剧《安家》中,房似锦的一句台词:“每条光鲜的裙子背后,都有一个不经意被勾破的洞。每种你羡慕的人生背后,皆是别人紧牙关在拼命硬撑。因此,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与其纠结抱怨,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按时吃饭,好好睡觉,走着走着,就会柳暗花明。

有人说: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滚烫的人生,因为辛苦也能让人感到生之快乐。我希望你不要因为害怕辛苦,而选择安逸与懈怠,选择得过且过的生活。与其被工作主导、拉着前进,不如去挑战它、征服它,努力把生活过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如果有段时间,你觉得自己很累,不要难过,你或许正走在上坡的路上。坚定自己的理想而不左顾右盼,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补全,总结过往的经验以应对前路,继续走下去,你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把工作看作一场妙趣横生的冒险。愿所有的坚持,换来的都是繁花似锦。请务必相信,当你努力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第二句:见过世态炎凉,依然内心向暖

宋代诗人苏轼晚年最凄凉的诗句:“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这是苏轼的《纵笔三首·其一》,写于公元1099年,当时苏轼已经64岁,距离生命的结束只有两年的时间。更悲凉的是,他此时拖着病体从惠州赶往儋州,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

年老的诗人身体枯瘦,病魔缠身,正所谓寂寂东坡一病翁,再看镜中的自己,白须萧散满霜风,他不是卖炭翁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也不是二十年前悼念亡妻的尘满面,鬓如霜,而已经是头上须发皆白,且早已经稀疏不堪;满面霜风,更是告诉我们,此时的诗人已经没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前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目前衰老情况的描述,后两句更是凄凉无比。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小儿子苏过欣喜地夸诗人脸色泛红,似乎是重新获得了生命力。但是诗人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原来那不是是酒后的醉容,只不过是酒劲所致。

苏轼这首诗写自己的衰老,带有自嘲的意味,但是字里行间之中,都是人生即将结束的苦涩。此时诗人心中已经没有了少年时代的豪情,有的只有对生命力渐行渐弱的感慨。这是生命本来的规律,但是想一想少年时代何等的意气风发,今天又是何等的苦涩难捱,其中滋味之悲凉,令人不胜唏嘘。

纵使人生豪迈无比,却总也无法逃脱晚景凄凉。或许,这就是每个人的宿命。苏轼如此,今天的我们每一个人,大概也都是如此。不过,最好的方法便是接受现实、反思自己、调整心态,改变行动。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笑对人生。远离那些影响心情的人和事,坦然接受生命中的黯淡与荣光。就像罗曼·罗兰曾说过的一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本就是一个打磨的过程,走过了鲜衣怒马,历经了人世沧桑,学着与岁月和解,才能被温柔以待。正所谓人心向暖,岁月情长。淡定豁达才会释然,内心明朗才能快乐。做一个积极温暖的人,努力生活,相信美好终会缓缓向你走来。

第三句:半生已过,学会放过

一辈子不过短短三万天,何必把自己捆绑在虚无中,让自己身心俱疲呢?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一些人,一些事,迟迟不肯放下,不过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浪费自己的人生,是最不值得的事。只有学会放过,得失坦然,才能在心无旁骛中让日子愈加灿烂。

走不通的路,就换个方向;得不到的人,就别再惦念;没结果的事,就痛快忘掉。如此,才能过好生活。

人生,忘记一切不如意的微笑,远胜于记住它的愁苦。正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释绍昙所作《颂古五十五首其一》诗中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半生已过,可以认真,但不必太执着。毕竟,逝去的已然消散,别让痛苦扎根心底,方可成全自己的余生。

第四句:无法重来的一生,好好爱自己

《庄子·外篇·知北游》中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有鲜花,有掌声,也有低谷和迷茫,时间在流逝,我们的人生行走在五味杂陈中,所有的奔波都是经历,所遇到的都是风景。

常常问自己,你所期待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年少的时候,充满激情,总以为未来,是阳光一片,于是不断地期待成长,憧憬着我们想要抵达的明天。漂亮的衣服等等再穿;好玩的地方等攒够钱再去;久未见的朋友等来日再聚;总把等、以后,挂在嘴边,到头来也许才会明白哪儿有那么多以后,有的,只是现在。生命来来往往,来日未必方长。在爱别人之前,请先好好爱自己。不要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也不要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 事而郁郁寡欢。用心地活着,让自己快乐,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就像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书中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这让我想起很久前看到的一个哭婆婆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哭婆婆她整天在哭,她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她的两个女儿。她的大女儿是卖雨伞的,所以她一看到天气晴朗就要哭,因为她担心她大女儿的雨伞会卖不出去;但她真看到下雨了,她还是要哭,因为她的小女儿是卖布鞋的,一下雨她怕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

对此,刚开始邻居们都很同情她,纷纷前去劝慰,但是哭婆婆还是整天在哭个不停;后来大家已经习惯了,也只有叹气的份。

一天,外地来了个年轻人听说了这个故事,他微微一笑,说这个好办,我来劝她,保证以后只笑不哭。大家听了后都半信半疑,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年轻人是说大话也不怕风闪了舌头,真不知天高地厚。

但大家还是好奇地围了过来,看他是怎么劝慰这个哭婆婆的。那个年轻人敲开了哭婆婆的门,发现这个哭婆婆还真是名不虚传,还在哭着呢!于是年轻人就对她说:阿婆,你还哭什么,今天天气这么好,你小女儿的布鞋都快卖光了,你应当高兴才是!

哭婆婆抹了把眼泪,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说:真的?年轻人点点头,哭婆婆又把求证的目光转向了街坊邻居,大家使劲地点了点头。哭婆婆终于开心地笑了。

第二天,年轻人在路上遇到了哭婆婆又在哭,年轻人就问:婆婆你怎么又哭了?她哭诉道:昨天天气还好好的,今天就下雨了,我小女儿的布鞋又卖不出去了!年轻人听后,笑着说:你应当高兴才是,今天下雨,你大女儿的雨伞都快卖光了。老人听后终于又高兴起来。

年轻人因势利导地劝慰道:阿婆,你应当每天高兴才是,天气好时,你就想着小女儿的布鞋生意会好;下雨时,你就想着大女儿的雨伞生意会好,哪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呢?哭婆婆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也终于想通了。从此以后,哭婆婆不管什么天气,她都很开心,哭婆婆也变成了笑婆婆。

凡事都有两面性,生活中都充满着悲欢离合,如果每个人只看到悲观的一面,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哭婆婆;相反,我们如果看到阳光的一面,我们总会发现周围的世界阳光普照。

正如丰子恺所说的那样,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苦恼也是一生,开心也是一生,何不选择当个笑婆婆

人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应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快乐地生活。

烦躁的时候,试着静下来,放松自己;郁闷的时候,不妨找人聊聊天,排遣忧愁;痛苦的时候,尽情哭出来,发泄自己……在这无法重来的一生中,千万不要辜负自己。

第五句:离别是人间常态,我们都无法例外

有多珍惜一段关系,就有多舍不得别离。同学会毕业、知己各奔天涯,父母、子女也是一代人目送一代人的离去,又盼望着一次次的相聚。有句话说得好:散伙是人间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

唐代王勃说别离是掩泣销魂,在《江亭夜月送别二首》诗中曰:“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唐代王之涣说别离是柳不胜攀,在《送别》诗中曰:“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代贺知章说别离是人事沧桑,在《回乡偶书其二》诗中曰:“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唐代岑参说别离是家人的担忧,在《逢入京使》诗中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古人的诗句,每每叙述离别之景,皆是意消沉,自己将到异乡赶考赴任有不舍,送客千里也不舍。因为那时“山海不可平”,出门便是舟车劳累,一旦别离,度月如年已是宽慰,几载光阴再相逢,“笑问客从何处来”。所以生离才与死别一样断肠,从此以后天各一方。环境艰苦,却让这份情谊浓郁,离别不是本意,望君多加珍重。认真地相逢,好好说再见;离别的痛苦,恰恰成就了相逢的感动。

有人说:后来逐渐明白,告别是件常常发生的事情,我们会不断认识新的人,也会跟一些重要的人说再见。很多时候没有正面冲突,大家也不是故意的,但回头一瞧彼此已经隔得很远了。生活中,总有太多的情非得已,也不免太多的无可奈何。如果执着于得失,因得而欣喜若狂,因失而懊悔不已,最受终折磨的,只有自己。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着岁月行走,看淡世事,释怀别离,珍惜当下,拥抱眼前。做自己的摆渡人,对于生活,取舍有度,不慌不忙;对于自己,不忘初心,不懈努力。至于其他,“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依旧风华。如此,便是最好的年华。

写在后面

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拈花一笑;就算心比天高,怎比琴瑟逍遥?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总有一些困难,一些痛苦,需要我们去经受,去承担。人活着,谁都会有烦恼,每天都有烦恼,最重要的是你不理会烦恼,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这世间最开心的活法,不过就是两句话: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自己还剩下多少天可以折腾,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会生气了。当你烦恼的时候,想想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当你忧伤的时候,想想生活就是一场路过,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带不来一丝尘土,带不走半片云彩。当你不满的时候,想想和富人比,我们活着知足就是幸福。和病人比,我们活着健康就是幸福。和死人比,我们还活着就是幸福。人这辈子想活好,心要简单,人要糊涂。当你生气的时候,想想是否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人生气,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养老,好好花钱就可以了。当你计较的时候,想想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步步不让。话多了伤人,计较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神。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自在悠然。

有人说,生活烦恼如发丝,三千不止。也有人说,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人生无常,人心善变,何必为那些是非恩怨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了;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对美好的追求,对真情的渴望,给自己一份淡然。不困于情,不憾于心。无悔于生命,充实于生活,平和于心态,守一份心净,淡淡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