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乌伤丽人
乌伤丽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499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2022-08-09 07:03:34)
标签:

杂谈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这句话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都是共通的。当一个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可能十个人有十个不同的原因;但是,如果你去了解一下那些日子越过越好的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最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不是在街上随意购物,不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而是早起、运动、读书、存钱这四件事。但是,想一想,这是不是你的日常:发誓要早睡早起,结果凌晨两三点还在刷手机;明知道跑步能健身,却始终迈不开腿;阅读计划做了一堆,却总是安慰自己:明天再开始吧; 嘴上说存钱,却还在疯狂购物。

作家吴晓波说过:“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都是以无比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好时光。”是啊!年轻时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中年时给自己挖的坑;年轻时所有流过的汗,都会在中年后变成享不尽的福。我们与优秀人之间的差距,不过就是自律二字。优秀的人,总能在与自我较劲中,比别人多磨一会,然后拉开人生的差距。

一、早起,是最低成本的自律

一个人对待早晨的态度,就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习惯早起的人,往往一天神采奕奕,精神很足,做什么事情都有干劲;而那些习惯晚睡晚起的人,则精神萎靡,毫无生气,做事情也经常颠三倒四,还经常把简单的工作弄错。其实,很多时候,决定你一天状态的,往往就在于你是否能早起。早起,是一个人最低成本的自律!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得主杰弗里·霍尔的研究结果中显示:当人们的生活方式总和生物钟作对时,人们患上各类疾病的风险就可能会增大。如果按照生物钟规律,早睡早起,身体的免疫力就会增强,生病的风险就会降低。好好睡觉,才是对自己的最大的负责。开挂的人生,从早起10分钟开始。

《早起的奇迹》一书中说:人生奇迹都发生在早上8点之前。一日之计在于晨,真正开挂的人生,不在于你能熬多少个夜晚,而在于你能在多少个早晨朝着目标进发。早起10分钟,我们就能摆脱高峰期的马路,少一点拥挤和忙碌;早起10分钟,我们就能吃到一顿丰盛的早晨,让我们一整天都永光焕发,神采奕奕;早起10分钟,我们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让工作布满仪式感,带动一整天的效率;早起,是门槛最低、改变人生效率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

二、运动,是最养生的自律

运动,是提升自律最便捷的方式。运动与不运动,自律与不自律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保持运动就是让自己不断重复这件事,最终养成自律的习惯。

自律不仅仅意味着变美,变瘦,它还是一种生活态度,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狠一点,对人生狠一点。你逼着自己运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养成自律的过程,而一个人也只有对自己狠,才能让这个世界对你宽容,让自己掌控更多的选择权。

古语有云:活动有方,五脏自和。想要保持健康,不妨从多运动开始。不可否认,运动的过程很辛苦,伴随着大汗淋漓和一身的酸痛,但是,请坚持下来,时间会给你最好的答案。放弃很容易,但坚持更酷。

希腊有这样一句话古语:“人类最好的医生是空气、阳光和运动,它治疗的不止是身体,还有心。运动能让你以最低成本的投资,收获性价比最高的回报。从今往后,让我们早睡早起,去做运动。迎接美好的晨光,听着鸟叫,看看蓝天,陶冶自己,养成好的习惯,做一个自律的人吧。

三、读书,是最养心的自律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读书养智亦养心,这是古人的经典之论。

朱熹《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从哪里来?答案就在书中,书是活水之源,这里的书指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经典,蕴含着中国古人博大的胸襟、仁爱的精神、坚定的节操、高尚的道义以及惊人的智慧,体现出古圣先贤浩瀚磅礴的人格境界。在这样的书熏陶下,心田如何不活水奔流?

《孟子·尽心下》有言: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修心养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私欲。

《史搢臣·愿体集》有言: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意思是,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最大的幸福就是教育自己的子女。

民族英雄郑成功,书房里挂着一副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是啊!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清心寡欲;一个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很多时候,人之所以烦恼、迷茫,根源就在于读书太少,才会为现状焦虑,为未来担忧,人也越来越抑郁。而读书多的人,很少盲目,不焦躁,不迷失,遇事笃定自如。

修身以寡欲为要,是古今志士仁人所倡导的修养方法。寡欲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胸怀坦荡,品格高尚,意志坚强。至乐无如读书,是古今多少卓有成就之名人共同的感受。当然,他们的读书是与养心相结合的,所以才能真正在其中。

我们要以以此联为铭,不断砥砺和鞭策自己,使自己身心完美和谐,感觉无过大的欲无过大的躁而平和安康。

中国学者、作家周国平说: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一是生命,二是心灵。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且都有益的,就是读书。读书让心快乐。读一本好书,不仅会让人耳目愉悦,也会给人心智带来无尽的美感与思考。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充实精神的粮食,是净化心灵的甘霖,是医治愚顽的良药。书也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处,心灵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书香的滋润,会使心灵蒙尘,活力丧失。

读书养心,心灵充实了,人生也就丰富起来。读书也许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深度与广度。读书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无比丰富。一位哲人说:谁能以深刻的内容来充实每一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只有勤读书,多读书,才能让人生变得充实多彩。莎士比亚说: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说人生如画,那么书就是那鲜艳多彩的颜色;如果说人生如海,那么书就是那呼啸奔腾的江河;如果说人生如山,那么书就是那绵延不绝的山峰。

读书悦心,心悦则人健,因此读书养心亦养生。古人提倡多读书是有医学原理的,最早的医书《内经》就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静心读书,会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进行一种积极的脑运动,使内心进入一种宁静虚无的状态,对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有明显疗效。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王安石说:开篇喜有得,一读寥沉疴。欧阳修在《东斋记》中,根据自身的切身体验,极言读书有养生去疾之效: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清代李渔养生的妙方是得书常悦其人长寿,拥笔善娱此士延年。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读书人尤其是学者、作家的平均寿命是要比普通人高一些。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积压在心底,久久不能释怀。后来,偶然瞥见某本书中的一段文字,甚或一句话,一下子就豁然开朗、雨过天晴了。

四、存钱,是最实用的自律

建造金字塔的奴隶主鲸鲨王自诩为整片土地的主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欲望如高山滚石,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而存钱却是一场与人的欲望相博弈的过程。人生如逆旅,存钱也是一种修行。

在这个世界上,留有的一定的储蓄从来都是人生的必需。随着年岁渐长,经历得越多,你终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懂得存钱,才是最顶级的自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有些富人说:钱是不是存出来的,而是花出来的,人都是越花钱越有钱,越存钱越穷。不可否认,这句话放在一些人身上的确适用,毕竟别人能够通过钱来进行投资,通过花钱可以赚取更多的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懂得投资之道,也无法通过花钱来增加自己的储蓄,那么就必然要通过存钱来获取更多的资金。

而且,无论是否会赚钱,留有一定的本金和积蓄,永远都是长久生存之道。否则,当风险和意外来临的时候,就会怅然若失,束手无策,活成了人生的窘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