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人为什么要读书6

(2022-05-22 06:29:47)
标签:

杂谈

书是打开人类心灵的窗户,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有益于培育品德,陶冶情操,励志启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增添才华,让人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使人生活的心情愉悦,还能帮助人生取得成功。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圣贤很注重读书,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我一直有每天看书的习惯,即便工作再忙,也仍然坚持着;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在我心情烦躁时,会拿起一本书;我高兴喜悦时,会拿起一本书;我考试靠砸时,也会拿起一本书……在书籍的世界里,我的心灵获得了放松。

于我而言,看书的行为很单纯。你不需要跟谁打招呼,说客套、不必要的话,你只管直来直去,看想看的内容,学想学的东西。你可以随时打开它,与它对话交流,也可以随时关闭它,与它分开或隔离。

你去看书时,“书”是欢迎你的。你走时,书也不会挽留。知识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而你却可以来去自由,不必顾虑太多。

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在《读书苦乐》中写道: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这种说法让读书多了随意性和选择性。既然是“串门儿”,就可以不必思考到谁家去,什么时候去,而且还可以东家进西家出。这就说明读书是随性的,想读就读,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读什么类型的书就读什么类型的,不想读了,随时可以作罢。

所以书不是我们供奉的神,而是我们学习的圣。神是接近天空的,而圣是接近大地的,是雨过之后的泥土味道,是风过之后的温暖尘香。

显然,如果说我们为人处世有太多需要周全的地方,但读书这件事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打开思维,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毫无压力。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外地工作,尤其是退休之后,许多同事、同学、朋友都去四处旅行,见识新鲜的人事物,领略异国的风土民情,而我为了省钱,为了孙辈蜗居在家。为此我曾经很羡慕别人,也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十分为难而感到沮丧。

可是后来,我更加爱上了读书。书里有另一个更辽阔的天地,即便足不出户,也可以借助别人的经历,通过别人的视角,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跋山涉水,去行路蹚河,去感受唐诗人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里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去审时度势,去识人辨事,去体悟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五回》里的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书里,我仿佛长了翅膀,可以自由翱翔,穿越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览历史、预想未来。而这一切,都无需大费周章。

也许你特别想要走出去看看诗和远方,可是眼下时间不充裕、金钱不充足,或者有许多事缠着你,让你无法脱身。那就多读书吧,这是成本最低的旅行。你可以通过看书,走到天下的各个角落,结交不同的伟人名家。只要打开书,就随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一个同学在小县城安家,已子孙满堂,终日与锅碗瓢盆相伴。虽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看书这个爱好却始终未变。刚开始许多人都投去嘲笑的目光,甚至有人觉得她装。因为读书多,好像也没有让她表现出特别的优势。但她自己知道,因为读书,她的虚荣心变少了,她很少因为跟别人攀比而嫉妒或自卑;因为读书,她变得更低调了,她以前特别喜欢炫耀,现在却很少显摆卖弄;因为读书,她的心态更乐观、状态更积极了,她以前遇事易慌张、斤斤计较,现在学会了大度和淡定。

就算最终跌入繁琐,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读书,就是让不一样发生的变量。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尽量摆脱平庸。

虽然生活朴素,但我们内心丰富;即使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在哪?我想应该是在思想上的差别吧。读书的人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而不读书的人,就像没吃饱饭一样,在精神上是饥饿的。

成年后,我们读书或许会有了更多功利性。刚开始看书时,我也是为写文章积累素材,可后来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书。

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纯粹的快乐。书籍就像我的知己、导师,当我迷茫、焦躁、不知所措时,它给我指明方向,可以安抚我、引领我、激励我。

在这里,我可以认识和探索世界。眼睛看不到的,读书可以;脚步不能丈量的,读书可以;身体无法抵达的,读书也可以。哪怕我们活在方寸之地,依旧可以拥有大境界和大格局。

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即便身处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也不会被细碎和庸常的生活捆绑。我们会变得越来越通达坦荡,不偏执、不世故。

哈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大概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