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译学界名人——Peter Newmark
(2009-06-04 20:53: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翻译的百科全书 |
Newmark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长者,他在跟人交谈中会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记得笔者应约前往萨里大学翻译中心与他见面时,他送给笔者几本近两年出版的《语言学者》(The Linguist)杂志,每一本杂志里面都有他的文章,于是笔者赞叹道,“Newmark 教授,你仍然不断地出文章,真令人钦佩!”他马上认真地说:“我不喜欢你用仍然一字,因为‘仍然’的含义是我老了,还在写东西。其实在学术上年龄永远不是个问题。”
也许是由于Newmark教授不服老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年近九十高龄的他现在仍然给萨里大学的翻译研究生上课,每周一学时。此外,他还经常为英国《语言学者》撰搞,该刊物中有他的专栏“今日翻译”(Translation Now)。笔者问,“您退休多年了还不断地给学生上课,是因为您喜欢学生?还是因为您喜欢教书?”他回答到:“我喜欢解释事物。”在他看来,分析和解释是翻译理论的主要任务,“翻译研究,翻译理论,或翻译学,不管人们如何称呼,我认为,此学科是分析性的而不是描写性的;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者明白各种各样的翻译问题”(Newmark,2002,41,2:62-64)。
Newmark 时时关注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关心着每一本新书的内容,留意着翻译学者的言论,而且不时地加以评论,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例如他在“今日翻译”专栏撰文对Lawrence Venuti 编辑的《翻译研究读者》(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2000)一书进行评论,他肯定了该书编辑者所做的贡献,但也认为编辑在概述中使用过多术语,并批评该书所选辑的29篇文章中,“有太多关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东西……”。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明显表示反对Susan Bassnett 关于重译莎士比亚作品的建议,他说,“Susan Bassnett是一位有学识、有创新意识的聪明作家,但是她把这二者都看作是一种时尚,像一种民族文化那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最近一次讲座中她表示完全赞同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成现代英语,理由是莎翁的很多作品已变得过时难懂。……莎士比亚的作品是用现代语言写成的,任何人想将其‘现代化’都有可能歪曲他,也会损害原来的意义和优美的语言。真正要更新的是我们,而不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不朽的”。
这就是Peter Newmark,永不服老,永不言退,永远保持着饱满的批评精神。
前一篇:西方美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