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沣峪—光头山—大寺—高冠峪两日穿越(上)

(2014-07-01 19:41:12)
标签:

旅游

每年的六月份照例都很忙。自67号去耿峪之后,一直都没能再出行。上星期“高山流水”发起了一条两天的线路:从沣峪先上光头山,接着经微波站岔路口前往大寺,然后经高冠峪出山,完成一次较长距离的穿越。这条线路太富有挑战性了,犹豫再三,决定报名参加。

这次“高山流水”同时安排了两条线路:一条就是上面说的穿越线路;另一条计划经蛤蟆沟上到百米高瀑,这是一条休闲线路,强度不大,因此太太也报名参加这一路,同行的还有图书馆的F女士等。28号一早,两路30余人乘同一辆车,于上午9:45到达沣峪里靠近分水岭的鸡窝子,经过几分钟休整,蛤蟆沟的一路20多人先行出发,接着我们也开始了徒步行进。天气预报这天是小雨,天色阴沉沉的,要下雨的样子。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6K6T03mwtbd&690
去蛤蟆沟的一路先行出发

 

出发后一路拔高,顺手拍几张山路边的小花和树木。

http://s2/mw690/001L8HARzy6K6T23TpLc1&690
http://s11/mw690/001L8HARzy6K6T2ySlsba&690
山路旁的小花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6K6Tz3XNFab&690
山崖边的树

 

11:00左右,来了一阵不小的雨。好在时间不长,20分钟过后雨就停了。近正午,翻上一座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又过了半个小时,第一阶段的目的地——光头山遥遥在望了。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6K6TBGOUT2f&690

攀上山梁

 http://s8/bmiddle/001L8HARzy6K6TD2TAPc7&690

光头山在望

 

光头山,地图上的名称叫麦秸磊,海拔2887米,是长安区的第一高峰,在山顶上设有陕西广播电视发射台。在上面照片的右半部分,山梁上有成排的电塔,我们就是沿着这些电塔的排列走势行进的。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似近在咫尺的发射台,让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6K6TEoJ1Z8f&690

沿着电塔架线的方向行进

 

边走边欣赏山景,回头一望,竟看到了半掩在云雾中的鹰嘴崖。

 http://s6/bmiddle/001L8HARzy6K6TGmsMlb5&690

回望鹰嘴崖

 

顺手再拍几张路边的小花。

 http://s4/mw690/001L8HARzy6K6TSB05l23&690
http://s11/mw690/001L8HARzy6K6TJ4BhE2a&690

山路旁的小花

 

 

13:30左右,登上光头山,来到发射台下面。我们从发射台的东北方向上来,从它的南边绕行到西面。一路之上,观赏到云雾从山谷里腾空而起;碧绿的草甸上盘踞着几处巨大的怪石;透过云雾放眼山下,通向山顶的盘山道路蜿蜒而上。诸多景色,美不胜收。

 http://s14/mw690/001L8HARzy6K6TWt1Kt9d&690

到达发射台的红房子下方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6K6TXP4aT6b&690
发射台

http://s9/mw690/001L8HARzy6K6U8cwYMd8&690

 http://s3/mw690/001L8HARzy6K6U0fL6a42&690

山谷中腾起的云雾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6K6U9SBs2be&690

绕过发射台向西行进

http://s2/bmiddle/001L8HARzy6K6Ubp9uhe1&690
通向发射台的简易公路

http://s8/bmiddle/001L8HARzy6K6Ugw2QT57&690
公路尽头

http://s15/mw690/001L8HARzy6K6UiCTpk6e&690
http://s9/mw690/001L8HARzy6K6UjarXy38&690
盘龙卧虎高山顶

http://s5/bmiddle/001L8HARzy6K6UpnAUc84&690
回望云雾中的发射台

 

发射台的西边,有一处小院落。我们在院落里支锅造饭,休息了一个多小时。近15:00才开始下山,在草甸上寻路而行,下一个目标是微波站旁边的三岔路口。

 http://s1/bmiddle/001L8HARzy6K6UqQ30Ab0&690

聚餐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6K6UsToCf2b&690
http://s3/bmiddle/001L8HARzy6K6UsW6xIb2&690

在草甸上下行

 

下行途中的正对面,就是不久前刚去过的鹿角梁。一片形状像鸽子一样的云雾正在给鹿角梁遮上纱幕,不一会,鹿角梁就躲藏在纱幕的后面了。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6K6Uy3Mipbd&690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6K6UycGSx1d&690

白纱遮掩鹿角梁

 

下行一个小时,到达白房子;近16:00,来到微波站附近的三岔路口。这里有一座观景亭,上个月登鹿角梁时曾经从这里路过。上山的道路在亭子旁边分岔,上次走左边的路登上鹿角梁,这次该走右边的路了。

 http://s6/bmiddle/001L8HARzy6K6UACJ5Xb5&690

下到了白房子

http://s7/bmiddle/001L8HARzy6K6UCgbJA96&690
微波站三岔路口的观景亭

 

天公不作美,大约40分钟后走入一片云雾,接着就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行至此间,只能奋力向前。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尽量离开大路,直接向下穿插,也就是不断地走$形中间的那条直线。这是两天行程中最具考验的一段:头顶上淋着雨,脚下道路坡度很大而且湿滑;狭窄的小路两旁,灌木和箭竹扫遍全身,每个人从外到里都湿透了,鞋子和裤腿上沾满了泥。我走得极其小心,幸运地没有摔跤。在等待后面的同伴时,“馋猫”领队提议拍照留念,重点是展示鞋和裤腿,给艰难的旅程平添了许多乐趣。由于天色阴沉,又临近傍晚,拍照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因此手持拍照的清晰程度受到很大影响。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6K6UEpCGN2d&690
雨中穿越 

http://s3/bmiddle/001L8HARzy6K6UFGJk652&690
一群乐呵呵的泥腿子

 

将近20:00,终于完成第一天预定的行程,一行14人陆续到达大寺四组,下榻“香格里拉客栈”,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客栈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先是抱来硬柴,生起一堆火来供我们烤衣服,还张罗着绷绳子让我们晾衣服,接着煮了一大锅旗花面给我们充饥。饭虽然简单,但我们全都热热乎乎吃得很香。吃饭中间一致提议:次日的早饭不换花样,仍然还吃面!

http://s2/bmiddle/001L8HARzy6K6UHC1xv21&690
大寺四组香格里拉客栈(次日清晨补拍的)

 

雨一直下个不停,原先设想的观星夜话只好作罢。饭后烧了两小锅普洱茶,大伙围着小桌子言谈甚欢;“等待明天”还吹起了葫芦丝为同伴们助兴。

    奔走了一天,为了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22:00刚过,全体上大通铺就寝。(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